:::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04 ms
共 25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蠟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合顏料和蠟所製成的條狀物,可供作畫。
|
對比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相的性質相反,光度明暗懸殊的兩種顏色。如紅與綠、黃與紫、橙與青等,在視覺效果上具有互補作用,可使各自的特徵更加明顯,或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兩色,而能產生黑、灰等無彩色的感覺時,則稱此二色為「對比色」。也稱為「補色」。
|
領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領導工作隊伍的人。如:「工廠的領班」。
|
否去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由壞轉好。唐.韋莊〈湘中作〉詩:「否去泰來終可待,夜寒休唱飯牛歌。」也作「否極泰來」。
|
老頑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雖大個性卻像孩童般頑皮的人。[例]他雖已子孫滿堂,但卻常與孫子們惡作劇,就像個老頑童。
|
專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特定的人、事、物為內容而發行的作品。如:「唱片公司打算發行紀念專輯,收錄這位歌手當年之代表作品」。
|
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製箭頭的石頭。《說文解字.石部》:「砮,石,可以為矢鏃。」《文選.左思.蜀都賦》:「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唐.李善.注:「砮可作箭鏃,禹貢梁州厥貢砮石。」
|
搗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杵捶打生絲以去蠟,使生絲柔白而富有彈性,而能裁成衣物。也作「搗練」、「擣衣」。
2.以杵捶擊衣物使乾淨。北周.庾信〈夜聽搗衣〉詩:「秋夜搗衣聲,飛度長門城。」《老殘遊記》第三回:「走著看著,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長方池子,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上搗衣。」也作「擣衣」。
3.樂曲名。琴曲。相傳為唐代潘庭堅所作。古代秋涼時,家家婦女為親人趕冬衣而搗衣,故樂曲以表現婦女對遠方親人思念的情感為主。也稱為〈搗衣曲〉、〈秋杵弄〉、〈秋水弄〉、〈秋院搗衣〉。
|
萍蹤浪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萍隨水流,蹤跡難料。比喻人四處飄泊,行蹤不定。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四齣:「萍蹤浪跡,此生無所依。」《紅樓夢》第四七回:「你又不大在家,知道你天天萍蹤浪跡,沒個一定的去處。」也作「萍蹤靡定」、「萍蹤浪影」、「萍蹤梗跡」。
|
民生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民生活疾苦。元.鄭光祖《伊尹耕莘.楔子》:「不脩德政,暴戾頑狠,諸侯多叛,至於禽鳥走獸不安,民生塗炭。」也作「生靈塗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