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26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Thalassogena sphaeric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囊果150-260微米寬,近球形,奶油色,革質,表生或埋生,單獨生長,有孔口,乳狀突起。頸部230-570微米長,寬50〜85微米,有內生緣絲 (periphysate)。子囊果壁10-16微米厚,為4-5層的大胞腔狹長細胞組成,尤其是內層數層細胞更為明顯。有鏈狀側絲 (catenophyses)。子囊72-89×22-27微米,薄壁,單壁層,8個孢子,棍棒狀,不水解,頂端扁平,有子囊孔及柄。子囊孢子13-(15)-17微米,透明,近球形,少數為橢圓形,單一細胞,無附屬器。

Passalora taihokuens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圓形或近圓形,寬4-12 mm,深褐色,後期中央變灰並有深褐色邊緣。產孢於葉下表。子座無。分生孢子梗7-15隻成束,深褐色,近頂端漸淺,筆直或有1-2個突兀的膝狀彎曲,下部寬度均一,近頂端較寬,並有數個小型加深之分生孢子痕,不分支,3-6個隔膜,130- 220 × 4-6 μm。分生孢子反棍棒形,彎曲,淺橄欖褐色,2-7個隔膜,頂端鈍,基部錐狀並有截形及小型加厚之臍,30-65 × 4-6 μm。
Pseudocercospora clematid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角狀至不規則狀,受葉脈侷限,深棕色,具有黃色暈環,1–5厘米寬。於葉片下表皮產孢,於相對應的上表皮可見白色散佈狀斑駁。無二級菌絲。子座小。分生孢子梗達20根成束,淺黃色,短,0–2個分隔,偶有一個膝狀彎曲,頂端圓滑或半截形,8–25×3–5微米;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半透明,窄倒棍棒狀至絲狀,多為彎曲或波浪狀,5–12個分隔,頂端略尖細至略鈍,基部倒圓錐狀截斷,40–100×2–3微米;孢子痕無增厚。
Cystolepiota hetier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菌傘直徑約1-3公分,鐘形至透鏡形,乳白色,被碰觸後帶淡紅色,表面 有多數白色顆粒狀、粉狀鱗片。菌肉較薄,白色,切傷後漸帶紅色,有強烈菇 菌氣味。菌褶白色,離生,緊密,受傷很快轉紅。菌柄圓柱形,2-4 × 0.2-0.5公 分,顏色與菌傘相同,表面有白色細毛,中空,菌環區帶不很明顯(或有較多 較大的白色鱗毛)。孢子印白色,孢子橢球形。

Cystolepiota seminud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菌傘直徑1-1.5公分,幼時圓錐形至鐘形,成熟後平展,表面呈白粉狀, 傘緣平滑,有時黏附外菌幕的殘片。菌肉白色,薄。菌褶白色,離生,有小 褶,褶緣平滑。菌柄1.5-2 x 0.1-0.15公分,圓柱形,空心,表面呈白粉狀,受傷 後變深紅色。菌環白色,膜質,下垂。孢子寬橢球形,透明,表面平滑,3.5-4 x 2-2.5 μm。菌絲無扣子體。

Gloeopeniophorella lax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平伏,有點疏鬆的接觸基質,膜質,150-300微米厚。子實層表面淡黃色,平滑,偶有裂痕;邊緣經常較淡,細絲狀-粉狀,邊緣具菌索。菌絲單系;菌絲無扣子體。菌絲層相當均一,由中層組成,結構鬆散;菌絲相當剛直,明顯,稀疏分支,疏鬆交織,無色或近無色,3-6微米寬,壁厚0.5-1.2微米,偶爾具二次隔。子實層明顯從菌絲層分化,加厚,結構緊實;菌絲主要垂直,無色,窄於菌絲層菌絲,薄壁或稍微厚壁。黏質囊狀體數多,多數起源於菌絲層,鮮少突出,管狀或圓柱形,具柄狀基部,彎曲,有時念珠狀,近無色或稍微黃色,偶爾橘黃色或褐黃色,7-14微米寬,達200微米長,薄壁或稍微厚壁,基部經常厚壁,靠近基部偶...
Absidia repen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菌種接種於PDA培養基,在37℃培養環境下不生長。在22℃培養環境下,生長較其他菌種慢,培養三天菌落直徑約35.0 – 37.0mm,高度約1.8 - 2.0 mm。菌落最初為灰色(Pantone色卡:401 U),培養十四天後,菌落轉變為深灰色(Pantone色卡:406 U)。在30℃培養的環境下,菌落一開始為白色,培養八天之後,轉變為橄欖褐色(Pantone色卡:448 U)。 孢子囊柄160.0 – 243.0 (- 300) μm,寬度2.5 – 4.0 (-5.0)μm,孢子囊柄自匍匐莖上長出,具有輪生現象,一輪常見4枝,單生孢子囊柄常見,經常密集出現。具有次級孢子囊柄,在培養二十...
Sarcophyton buitendijk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體呈蕈形,中央扁平,邊緣下垂,有褶曲,包住柱部。珊瑚蟲營養體間隔約0.8~1.5 mm分布。表層骨針棒形,長約0.08~0.25 mm,頂部有成叢的突起;內層骨針為紡錘形,長度約0.3~0.6 mm,表面多不規則突起。
Xarifia echinopor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penetretus hsueshanens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色棕黑色,腹面紅棕色,體長約10.8-12.2mm;頭部略呈弧形凸起;複眼後方突起略寬於複眼最寬處,突起處後方則明顯內縮;複眼旁具2-3根剛毛。前胸背板長略大於寬,前緣略與後緣同寬;後角呈直角或銳角,兩側最寬處之前著生一對剛毛,後角附近亦著生一對剛毛;中線明顯,呈Y字形。後翅萎縮,僅翅鞘之三分之一長;翅鞘呈卵圓形,但較台灣其他三種Apenetretus明顯延長;翅鞘前緣兩側具小齒凸;第三翅鞘縱紋間具3個剛毛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