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賢遠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重親近有才德的人,遠離巧言諂媚的小人。如:「禮賢遠佞是董事長的座右銘。」《東周列國志》第五○回:「趙盾等屢屢進諫,勸靈公禮賢遠佞,勤政親民。」
不暇暖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席不暇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淮南子》為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其中思想駁雜,世以為雜家之代表。內〈脩務〉一篇以聖人之「有為」駁難道家之「無為」,並提及孔子、墨子為「有為」之例證。孔子和墨子都是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分別為儒家與墨家的創立者。孔子為宣揚儒家的仁義思想,周遊列國長達十三年,到六十八歲時才返回祖國魯國。墨子是戰國時代魯人,主張消弭戰爭,平等互愛,由於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不斷,墨子於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
恂恂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循善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魯國陬邑人,魯定公時為大司寇,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權臣季桓子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顏淵是其中最賢能特出的一位。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綱領,及治學的方式。〈子罕〉篇載,顏淵感嘆道:「老師善於誘導人循序漸進地為學向善,他讓我廣求學問,行為合於禮。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來。我已用盡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師如樹立新的目標,又高遠非凡,我雖想逐步追隨,也沒法辦到。」說明孔子...
攜老扶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民眾群聚結隊而行。《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貞觀初,頻年霜旱,畿內戶口並就關外,攜老扶幼,來往數年,卒無一戶亡去。」《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晉陽百姓感尹鐸仁德,攜老扶幼,迎接入城。」也作「扶老攜幼」。
參差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參差不齊」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揚雄《法言.序》仲尼1>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一諸聖2>,譔〈重黎〉、〈淵騫〉。 〔注解〕 (1)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一諸聖:完全以聖人之道來衡量。,同「概」。〔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
條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律用語中稱法令、條約、契約或文件中所訂定之事項。《東周列國志》第八七回:「衛鞅於是定變法之令,將條款呈上孝公,商議停當。」
疾言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躁急,神色張皇。形容人不鎮靜的樣子。《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東周列國志》第三三回:「臨時變卦,如何不惱。包著一肚子氣,不免疾言遽色。」
通時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通權達變」。見「通權達變」條。01.《東周列國志》第一○一回:「客新有從山東來者,曰蔡澤,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時達變,足以寄秦國之政。」
昏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愚昧不明事理。《文選.張協.雜詩》:「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東周列國志》第一○六回:「趙王一向昏迷,惟郭開之言是聽。」
排山倒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勢浩大,無法抵拒。《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峽之勢,再加四、五尺,便冒過城頭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