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0.1529 ms
共 3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心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腹之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腹之患」原作「心腹之疾」、「腹心之疾」。《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要去攻伐齊國,越王句踐率領部下前去朝見吳王,並贈送財物給吳王及大臣們,吳國大臣們都很高興。只有伍子胥覺得不妙,他想:「這是越王句踐在養肥吳國,讓吳國安逸,失去警戒心,將來好滅了吳國啊!」於是便向吳王諫諍說:「大王去攻齊實在一點意義也沒有,齊國只不過是一塊沒有用處的『石田』,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從我國,但實際上卻圖謀吞併吳國,您不及早滅了越國,以除後患,反而去攻打齊國,真是不智!」吳王夫差不聽勸告,還命伍子胥自殺。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句踐所滅。另外在...
|
三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酒為初獻,再次獻酒為亞獻,第三次獻酒為終獻,合稱為「三獻」。《續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郊祀之事掌三獻。」《儒林外史》第四○回:「率領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也稱為「三享」。
|
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率領軍隊。如:「漢代名將霍去病揮兵北上,驅逐侵犯邊境的匈奴。」
|
透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暗通消息,洩漏祕密。《儒林外史》第五回:「知縣大驚,細細在衙門裡追問,纔曉得是門子透風。」《文明小史》第四一回:「預先透風給各學堂監督,傳諭他們教習率領學生,一齊穿著體操衣服,手執花圈,前來送殯。」
|
揭竿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揭竿而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揭竿而起」典源作「揭竿為旗」,出自西漢文學家兼政論家賈誼的〈過秦論〉。文中指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暴政,以致陳涉(名勝,字涉)能以一介貧賤之士,率領數百個疲累的士卒,以砍下的樹枝為兵器,高舉竹竿作為號召群眾的旗幟,使得天下人群起響應,終於遭到滅亡的命運。後來「揭竿而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起義舉事。在《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也引用了這一段文字。
|
領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率領軍隊。《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等欣然領軍前進,直至大興山下。」
|
動地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荒廢政務,提出諷諫。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天子游獵賦〉,大意是說:秋冬交會時節,皇上乘坐華麗的車子,率領官員、隨從出外校獵。他命令隨身護衛他的侍衛擊鼓,讓獵人出擊,以江河作為圍擋野獸的柵欄,大山當作是瞭望樓,一時間車馬奔馳,像忽然響起的雷聲,聲音很大,足以遮天動地。獵人分散四處,各自追逐自己中意的獵物,沿著山陵,順著沼澤行進,人數多到像天上密佈的雲、傾注的大雨。後來「驚天動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聲勢驚人。
|
魏無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43)戰國時魏昭王的幼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天性仁厚,好養士,有賢名,曾用侯嬴計,卻秦救趙;秦伐魏時,率領五國兵歸救魏,大破秦兵,聲名威振天下。後被讒廢用,遂抑鬱不樂沉迷於酒色,不久即因飲醇酒多近婦女,病酒而死。與齊孟嘗君、趙平原君、楚春申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因魏安釐王封其地在信陵,故也稱為「信陵君」。
|
拾人牙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征姚襄兵敗,廢為庶人。中軍,職官名。古代軍隊多分為中、左、右三軍,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由主帥親自率領,是軍隊的指揮中樞。
(2) 康伯:韓伯,字康伯,晉潁川長社人,生卒年不詳。殷浩甥。好學,善言玄理,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藝。
(3) 牙後慧:別人言談中的智慧。
|
長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代洪秀全所率領的太平軍,因其皆蓄長髮,故稱為「長毛」。《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所以從前打『長毛』、打『捻子』,屢次打贏,就是這個緣故。」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