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貫通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學方法太過繁瑣,且天地之理何其龐雜,怎麼可能完全窮盡?於是他們認為應該擺脫這些繁瑣的知識,將一切的法則與行為視為心性的呈現。朱熹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權書〉一文中說到:認為一個學者必須先有紮實的學術基礎後,才能夠舉出一例就通曉其他各事,並且將所學到的知識加以融合、貫穿,最後獲得全面的領會。如果沒有打好學問的基礎,只一味地思考,就希望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通常都會流於空想而不切實際。後來原文中的「融會貫通」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將各種知識或事物加以融合、貫穿,進而獲得全面通徹的領會。
按兵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 (2) 殷:富足、富裕。 (3) 案:同「安」,語助詞。 (4) 縱橫之事:合縱與連橫的事情。比喻外交之事。 (5) 偃然:停止、平息的樣子。偃,音|ㄢˇ。 (6) 案兵:亦作「按兵」,止兵不動。 (7) 相卒:相抵觸、相對抗。〔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
物至則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肉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特有的小吃。用番薯粉與米漿拌匀,做成外皮,內包肉餡,蒸熟後外皮呈半透明,沾滷汁、醬料食用。有些作法則於蒸熟後放入熱油內浸透再食用。
儀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文的法則。《續漢書志.第二.律曆志中》:「衡、興參案儀注,考往校今,以為九道法最密。」
葛立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相協調。控制幅度以五至十人最適合,亦即每位行政管理人員所應視導的部屬以五到十人為主,這雖是一個經驗法則,但迄今仍為建立行政組織時所廣泛應用。3. 職位同質:職位同質是行政管理的第三個原理。依照葛立克的看法,任何單一部門可照以下四個方式中的任何一個,將同質的職位組合而成:那就是,主要目的,主要過程,處理對象和工作地點。(註1) 關鍵字中文:葛立克英文:Luthher Gulick 參考書目註1: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頁68-69。東華書局
稽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則、楷式。《老子》第六五章:「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
正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當、平正的法則。《淮南子.兵略》:「立正法,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漢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桑大夫據當世,合時變,上權利之略,雖非正法,鉅儒宿學不能自解,博物通達之士也。」
寡不勝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后:君王。 (3) 惟:思考、思量。 (4) 讎:音ㄔㄡˊ,通「仇」,仇怨。 (5) 類:法則、榜樣。 (6) 類:相似。〔參考資料〕 《孟子.梁惠王上》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違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反國法。《後漢書.卷四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五倫》:「繩以法則傷恩,私以親則違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