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87.4717 ms
共 1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導論2 主要概念3 治療歷程4 完形治療的技術 導論了解個人要從個體與環境互動關係的脈絡中才能看見。治療最初目標是使當事人能對其所經驗及行動有所覺察。經覺察,改變自然發生。治療重心在協助當事人抓取互動歷程中的想法、感覺與行動。Perls認為想要自我了解,當下當事人如何行動,遠比知道他們為何表現如此更重要。因此強調此時經驗了什麼,而非當事人說了什麼。覺察包括:頓悟、接受自己、對環境了解、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能與他人有接觸能力等。經驗是不斷變動的,因此當事人被期待重新擁有自己的眼光,非被動等待治療者給他們頓悟或答案。Fritz Perls主張完形治療是種情緒主義的治療,當事人必須靠自己站起來...
|
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品格和德行。[例]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尚的品行。
|
史楚普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原始的Stroop實驗3 如何進行史楚普實驗4 關鍵字5 參考文獻 定義史楚普效應(Stroop Effect)是美國心理學家史楚普(John Ridley Stroop) 於1935年提出,指受試者受到自身對字義的認知影響而干擾其對於色彩的判斷,而花費較多反應時間回答問題。當受試者被要求回答某個顏色與字面意義不同的字詞時,往往使得受試者反應速度下降、出錯率增加。反之,若相同,則辨識較快,反應時間縮短。(註一) 原始的Stroop實驗Stroop(1935)延續了早期針對干擾(interference)或抑制(inhibition)效應的研究熱潮,而設計以下實驗。共分三部分,材...
|
理想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宇宙絕對而完善的理想或觀念為實體,因此人類教育目的在使宇宙絕對的自我理想得以實現,趨向真、善、美的培育。重視文雅教育而非實用教育。理想主義重視心靈的功能,而非實用的經驗,智力發展為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歐洲傳統的文雅教育即深受理想主義的影響。
|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定俗成的語言規則。 全語文在教學上的應用(引自吳芬玲,2004)朗讀:老師先念繪本內容給兒童聽,以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認識故事的基本結構。兒童也可以齊聲朗讀、輪流朗讀,化身各種角色,以不同的聲音朗讀故事。教師可以藉著朗讀活動,培養兒童傾聽、專注的能力;讀故事給兒童聽,可以同時增強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寫日記:教師應鼓勵兒童用任何記號或自己發明的拼字來寫日記或班級日誌。兒童將發生在自己身旁周遭的事情紀錄下來,可以由老師批閱、答覆,是很好的...
|
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開花,莖略帶木質,花可入藥及製成飲料。如:「菊花」、「賞菊」、「春蘭秋菊」。
|
害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羞(shy)由於害羞包含多種不同的概念,很難有個單一的定義可準確說明害羞的意義,因為它對個體的影響是連續性且複雜的,每個人的害羞反應也都不逕相同,有的人僅是輕微不舒服,但有些人卻可能會產生嚴重的精神官能症(Zimbardo, 1997)。Bruno 也提出與害羞有關的症狀,對不同人來說有時是會相互衝突的,因為雖然面對同樣都是害羞的問題,但每個人卻會採取不同的因應措施,或有不同的害羞反應(李靜瑤譯,2000)。以下將提出學者對害羞所做的定義:(一) Zimbardo(1981)提出害羞是使人偏向極端關心別人對他的看法的一種心理態度;他會迅速逃避人與情境,以免受到任何潛在性的批評,而且會保持低調...
|
反向作用(Reaction_for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反向作用也稱為「反應形成機轉」或稱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屬於神經症性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所謂反向作用,是個體內心(潛意識中)不能為意識所接受之觀念、情感、衝動及慾望,由於自知這些無法見容於社會,因此為防止此類具有威脅性或危險性的衝動與慾望被表達出來,個體將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等型態表現在意識層面。反向作用的歷程包括兩個步驟:一是先壓抑住自己和他人皆無法接受的想法或慾望;二是潛意識裡為了防止他人察覺自己有此想法與慾望,反而表現出一種完全與內心想法背道而馳的行為。 應用與舉例行為上極力表現的,卻恰與內心隱藏的真正動機相反,其刻意展現的相反的...
|
標竿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竿學習(benchmarking) 定義係指一個組織選定與同業中最成功的組織相互比較其產品、服務和方法的歷程,以提高其組織績效。標竿學習一詞,國內有各種譯法,包括「競爭基準」、「基準設定」、「標竿管理」等。標竿(benchmark),最早是指工匠或測量員在測量時作為參考點的標記,爾後衍生為衡量的基準或參考點。後來應用在企業界的品質管理上,將標竿視為同業中最具成就者,而其成就可以作為其他同業學習之楷模。因此,自從美國全錄公司於1970年代末期開始倡導「標竿」觀念後,標竿便成為優良典範的同義詞。美國生產力品質中心(America Productivity Quality Center,簡稱APQ...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