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森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有 反義掛一漏萬 乏善可陳 例句天地萬物森羅萬象、無奇不有,只要多細細觀察、品味,你會發現世間的樂趣。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
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感受、旨趣、意義。如:「趣味」、「禪味」。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是以往者雖舊,餘味日新。」《紅樓夢》第一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啟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啟發開導。[例]大自然的奧妙,啟迪了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
興味盎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趣很高昂的樣子。如:「他興味盎然的看著地上的螞蟻,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員。」
|
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身體、軀體。如:「形骸」、「屍骸」、「遺骸」。《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其為輿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列子.黃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
|
轉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它原來的性質,化成另一種與本質截然不同之事物的修辭法。作用在於增加「人生情趣」。如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我沒有夸父的荒誕,但晚景的溫存卻被我這樣偷嘗了不少。」將「晚景的溫存」與「偷嘗」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語句結合在一起,使原來平鋪的敘述更加生動。
|
盧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基本主張盧梭以為人是天生自由的,但卻到處落入人為鎖鍊之中(非從自然而來的事物,都是好的,一經人手,權變壞了)。主張返回自然,倡導兒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一切的教育設施及活動均應順應自然,以充分發展而同的能力。二、 教育主張(1) 以兒童為教育的中心:重視兒童的性向、興趣和能力。過去的教育,是以教材、成人為中心,而忽視兒童的學習能力和興趣,視兒童為具體而微的成人,所以應以成人所應當具有的知識和技能來傳授給兒童,而不問兒童是否了解,是否能夠實行。(2...
|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e figure-formation process):從場地環境的背景中,呈現出吸引個人注意及興趣的焦點(影像)的歷程。此過程會受個人當下的主要欲求影響。有機體的自我調整(organismic self-regulation):當原有的平衡被浮現的欲求、知覺或是興趣擾動時,個人會盡可能以本身的能力及環境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當下留意過去是在逃避對現在的充分體驗。治療時,治療師會讓當事人當下與他們的經驗進行即時的接觸,而非僅以旁觀的口吻敘述。未完成...
|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據《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引)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衛之中。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壹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歡,然僕1>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2>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3>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注解〕
(1) 僕:自謙之詞。...
|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及蔣韻香、陸橘香、周嘯霞、郭小愚、華杏帆、張閑酣諸君子,如梁上之燕,自去自來。芸則拔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