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篇一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篇一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篇一律」原作「千篇一體」。《詩品》一書,是南朝梁鍾嶸所撰,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朝,共一百零三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這一篇是在品評西晉時代張華的詩作,說明張華的詩風主要是模仿王粲,詩歌的形體講究鋪排對偶,詞藻華美;即使內容平凡,但卻用字斟酌,致力於華美的文字。雖然頗負盛名,然而一些有識之人,還是對於他詩作中兒女柔情太多,風雲慷慨之氣太少而感到遺憾。謝靈運也曾經說過,張華的詩即使有千篇之多,但其實都是同一種風格體式。後來「千篇一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無變化。
|
如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分散。三國魏.王粲〈贈蔡子篤〉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
廣武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武,在今河南省滎陽縣境。秦末,楚漢兩軍隔廣武而陣,項羽、劉邦曾於此地談判。阮籍登廣武城,感嘆當時世無英才,竟使劉邦得志。見《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後人遂以廣武嘆比喻懷才不遇,或感嘆世無英雄,小人得志之意。宋.蘇軾〈甘露寺〉詩:「古今共一軌,後世徒辛酸,聊興廣武嘆,不待雍門彈。」也作「廣武歎」。
|
紛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牽。漢.王粲〈閑邪賦〉:「情紛拏以交橫,意悽慘而增悲。」
|
耳目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將軍,出為征虜將軍、齊州刺史。時革變之始,百度惟新,鑒2>上遵高祖3>之旨,下采齊4>之舊風,軌制粲然5>,皆合規矩。高祖覽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顧謂侍臣曰:「諸州刺史6>皆能如此,變風易俗7>,更有何難?」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受納,鑒皆順其意,言無不從。於是獄以賄成,取受狼籍,齊人苦之,鑒治名大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
(2) 鑒:元鑒,字紹達,北魏宗室,鮮卑族,生卒年不詳。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
|
明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兩原指易經中的離卦。離卦論象為日,日又有明之意。因離卦有上下二體,故稱為「明兩」。為兩明前後相續之象。語出《易經.離卦.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後指帝王賢能可明照四方。《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王粲詩》:「不謂息肩願,一旦值明兩。」《文選.謝瞻.張子房詩》:「明兩燭河陰,慶宵薄汾陽。」唐.李善.注:「鄭玄曰:『明兩者,取君明上下以明德相承,其於天下之事,無不見也。』」
|
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慷慨、激動。《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二》:「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縈。」唐.李善.注:「《廣雅》曰:『恲,忼慨也。』」
|
千手一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篇一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篇一律」原作「千篇一體」。《詩品》一書,是南朝梁鍾嶸所撰,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朝,共一百零三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這一篇是在品評西晉時代張華的詩作,說明張華的詩風主要是模仿王粲,詩歌的形體講究鋪排對偶,詞藻華美;即使內容平凡,但卻用字斟酌,致力於華美的文字。雖然頗負盛名,然而一些有識之人,還是對於他詩作中兒女柔情太多,風雲慷慨之氣太少而感到遺憾。謝靈運也曾經說過,張華的詩即使有千篇之多,但其實都是同一種風格體式。後來「千篇一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無變化。
|
自保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顧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劉聰是東晉十六國時匈奴漢國開創者劉淵的第四子,劉淵死後自立為帝。隔年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繼而殺之。後又攻陷長安,擄晉湣帝司馬鄴。當時晉朝大將軍趙固攻河東,揚言要活捉劉聰的兒子劉粲,以贖回晉湣帝。晉軍企圖偷渡洛水和汭水,襲擊劉粲的部隊,劉粲的部下王翼光發現後,馬上報告劉粲。但劉粲太過輕敵,認為趙固連堅守都忙不過來,哪裡還能渡河偷襲?沒想到當夜,晉軍就渡河襲敗了劉粲的軍隊。後來「自顧不暇」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身難保,沒有餘力再管別的事情。
|
耳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將軍,出為征虜將軍、齊州刺史。時革變之始,百度惟新,鑒2>上遵高祖3>之旨,下采齊4>之舊風,軌制粲然5>,皆合規矩。高祖覽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顧謂侍臣曰:「諸州刺史6>皆能如此,變風易俗7>,更有何難?」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受納,鑒皆順其意,言無不從。於是獄以賄成,取受狼籍,齊人苦之,鑒治名大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
(2) 鑒:元鑒,字紹達,北魏宗室,鮮卑族,生卒年不詳。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