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式探究評價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探究評價模式(naturalistic inquiry)自式探究評價模式,是建立在現象學、解釋學、日常語言分析哲學以及符號互動論等理論之基礎上。自式探究模式認為,科學探究的方法僅僅是人類許多種求知方法中的一種,如果以為這是探究人類社會現象的唯一方法,那就大錯特錯了。自式探究不主張採用固定的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快樂、不滿意的樣子。《戰國策.趙策三》:「辛垣衍怏不悅,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2.自大的樣子。如:「怏自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的樣子。《禮記.哀公問》:「孔子蹴辟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
自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態從容,心情閒適的樣子。宋.陸游〈中丞蔣公墓誌銘〉:「得屋優庇風雨,頹垣壞甃,悠自適,讀書旦暮不輟。」也作「悠自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懷大笑的樣子。《莊子.達生》:「桓公囅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見者也。』」唐.白居易〈酬思黯相公見過弊居戲贈〉詩:「村妓不辭出,恐君囅咍。」今多形容女子的微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性」指一種「非如此不可的」事物的狀態,字源來自於拉丁文中的「ne」(not)與「cedere」(to go away),有「無法離開」之意。而希臘文中的必性為anagke,最早係指命運和命定之意。基本上,必性包括了命題(propositions)、事物或神等必性在內。
  在命題的必性方面,說某個命題具有必性時,意即指出此命題不能被否定。這時,以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語言來說,必性的相反不是「偶性」(contigency)或「適性」,而是「不可能性」(缺此不可)。因為某一偶性的相反是另個偶性。萊布尼茲(G.W. 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清楚。《書經.呂刑》漢.孔安國.傳:「灼彰著四方,故天下之士無不惟德之勤。」晉.劉寔〈崇讓論〉:「推讓之風行,則賢與不肖灼殊矣。」
不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如此。常置於疑問句句尾。含豈非如此的意思。《文選.范曄.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故勢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葅戮,不其乎?」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春秋以錯文見義,若如所論,則經當有事同文異而無其義也,先儒所傳皆不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望怨恨。《荀子.禮論》:「則其於志意之情者,惆不嗛。」
生趣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洋溢著生氣與活力的樣子。如:「春夏之交,公園裡一片蔥綠,蟲鳴鳥叫,生趣盎。」
2.形容生動活潑而充滿趣味。如:「學生的話劇表演,生趣盎,為全場帶來歡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