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墨守」:#《戰國策.齊策六》1>今燕王方寒心獨立,大臣不足恃,國弊旤2>多,民心無所歸。今公又以弊聊之民3>,距全齊之兵4>,期年5>不解,是墨翟之守6>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墨子.公輸》。 (2) 旤:同「禍」。 (3) 弊聊之民:疲的聊城軍民。弊,疲。 (4) 距全齊之兵:抵抗齊國全部的兵力。 (5) 期年:一周年。 (6) 墨翟之守:墨翟的善於守城。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薄葬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後世亦稱為墨子。〔參考資料〕 《墨子.公輸》於是見公輸盤1>,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2>為械3...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終於誰也沒有把誰消滅掉。直到漢高祖五年的時候,劉邦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強大;而項羽的兵力,卻日漸疲,同時又缺乏糧食。於是項羽乃和劉邦相約,以鴻溝(在今河南滎陽縣境賈魯河)為界,雙方訂下了互不侵犯的條約。   可是劉邦表面上答應,暗地裡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乃立即調兵遣將,匯集大軍,一方面又會合了韓信、彭越等人的兵力,共同來圍剿正向彭城(今江蘇徐州)流竄的項羽;最後把項羽的軍隊逼進了垓下(今安徽墨璧縣東南)。劉邦兵多將廣,項羽的實力分散,援兵未集,終於被重重的圍住。這時,項羽已戰到兵盡糧絕,情勢危急萬狀,但劉邦為戒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才、始。表時間。《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嘻!甚矣!雖然,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帶兵征討公孫淵。當時丞相陸遜之弟陸瑁以為不妥,上書勸阻道:吳與遼東距離遙遠,軍隊長途遠征,必然疲,恐怕難以取勝。況且公孫淵與魏國的關係不明,要是到時候魏國發兵來援,戰勢將更加不利。又即使公孫淵「孑然無所憑賴」,手下人馬因畏懼征戰,四散奔逃,則將導致以後很難將他們一網打盡。陸瑁文中,「孑然無所憑藉」一語是指公孫淵無外援,獨力無依的情況。後來「孑然一身」這句成語當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獨一個人,常用在無親無故,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如《聊齋志異.卷六.顏氏》:「順天某生,家貧,……無何,父母繼歿,孑然一身,受童蒙於洛汭。」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弩射出的箭,到射程盡頭,已經沒有力道。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參見「彊弩之末」條。《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曹操之眾,遠來疲,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以逸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逸待勞」之「逸」,典源作「佚」。「佚」同「逸」。說明用兵者,養精蓄銳,以安逸等待疲的敵人,則可勝。語本《孫子.軍爭》。 △「堂堂正正」
調查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母群體。(4)小組成員被若干變項制約,因而較易回憶或特別精熟反應;也因受到制約而使得小組成員易於疲、粗心或厭煩。縱貫式調查旨在研究一段時間之變化或狀態,採取哪類型、所延續之時間長度及蒐集資料之次數,均攸關研究之客觀性。以抽樣而言,趨勢研究是一般母群體中,在不同時間隨機抽取不同樣本;同期群研究則從特定母群體,在不同時間隨機抽取不同樣本;小組研究則在不同時間測量隨機抽取的單一樣本。 伍、研究步驟執行調查研究,有以下步驟可循: 一、界定研究之目的與目標在此步驟終須將有待蒐集之資訊,做一般之敘述以及具體之目標作詳細說明;亦須...
嗟來之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齊國發生了大饑荒,有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放置飲食接濟路過的難民。當有個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疲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來時,黔敖便拿了食物和飲水喊他:「喂!來這裡吃東西!」那個人抬起臉瞪著黔敖說:「我就是不接受這樣無禮的施捨,才會餓到這種地步!」黔敖立刻為自己的態度道歉,但那個人卻不接受,仍堅持拒絕進食,後來終於餓死了。當時曾子聽了這件事後,不太以為然,他說:「用不著這樣吧!若招待的人真的很不禮貌,你可以拒絕,但人家都道了歉,就可以接受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嗟來之食」,用來比喻以不禮貌的態度招呼人來吃的食物,後則泛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懈怠。如:「疲倦」、「倦怠」、「孜孜不倦」、「倦鳥歸巢」。宋.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詞:「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疲。如:「羸兵」、「羸」。《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羸弊日久,難以待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