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爾薩斯人口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於1798年發表了著名的「人口的原理」。前於1803年提出修正意見。馬氏的人口論是基於兩個前提。第一,糧食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品。第二,兩性間的情愛也是必需的,而且也會依現狀傳延下去。在兩個前提都可以成立的情況下,馬氏認為人口的生殖力遠超過土地的生產力。人口如不受限制,將以幾何級數增加,每二十五年即可增加一倍。而生存所需物資祇能以算術級數增加。換言之,他認為生殖是人的本能,具有無限制的發展潛力,但糧食卻受到土地報酬遞減律的限制,不能無限的增加。兩種力量不均衡的結果會發生人口過多,糧食不足的問題,甚至更進而造成貧困、饑...
|
績效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提升教育效能和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僅在許多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如加拿大、法國、芬蘭、美國、英國、挪威、紐西蘭、荷蘭、愛爾蘭、瑞典、澳洲等,而且在一些開發中的國家,都已經逐漸變成政府部門最關注的教育議題(Kellaghan&Madaus,2000)。 內容說明以英國而言,英國教育績效責任的推動始於1988年教育法案(EducationAct,1998),該法案...
|
邱吉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4~1965)英國政治家,保守黨領袖,第二次大戰中任英國首相。生平反對共產主義,主張維持英國的傳統。西元一九五三年以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分流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教育事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盛行於英、法、德等國之平民、貴族分開就學的雙軌制中等學校教育制度。以英國為例,二次大戰前,平民就讀以養成良好公民為主之中央學校或高級學校,貴族就讀以培育社會領導人才為目的之公學或文法中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民主主義興起,教育機會均等理念抬頭,各國為實現民主主義教育內涵,極力打破傳統的雙軌舊制,因此,紛紛設立人人皆可就讀的新式公立學校,如英國的現代中學、技術中學、綜合中學。 迄今,世界先進國家中已不再有平民、貴族分...
|
細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細胞減少外界傷害、維持形狀,並且避免因為水分過多而脹破。<註1> 發現與由來細胞是由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於1665年發現的,他以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取自已具次生組織樹株的木栓層薄片,看到許多蜂窩狀的小格子,並以拉丁文cellulae(小房間之意)命名之,1839年動物學家許旺也在動物組織中觀察到細胞,許旺與另一位植物學家許來登均認為每個活細胞均有獨立生存的潛能。於是許旺提出:所有生物體均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細胞所組成,細胞是所有生物體基本的生命單位,此為細胞學說最早的雛形。 細胞學說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
|
都市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要2 台灣的都市化定義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概要所謂「都市化」乃是指某一地區內的人口,由農村往城市相對移動、聚集、定居,並展現出都市生活型態的過程。此一系列社會、人口密度、生活型態變化的源頭,其實是人類生產模式的轉變所引起的,自英國圈地運動和其後工業革命以來,每單位農民生產力增加,農村開始釋出多餘勞動力,加上逐漸機械化的生產方式需要大量勞動力常駐工業工廠,人口於是開始大量往有工廠的都市聚集。(註1)而從一地自農村演變至都市的在地經濟結構觀點來看,都市化即是農業生產活動逐漸轉向非農業生產活動、產業結構逐漸升級的...
|
美式足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換3.5 得分3.6 踢開球和任意球3.7 犯規3.7.1 常見犯規 歷史美式足球及(英式)足球均從英國在十九世紀中期流行的各種「足球類」運動的玩法中演變而成。其中,美式足球是由英國的橄欖球直接演變過來的。橄欖球最初由英國陸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比賽時傳入北美洲。加拿大式足球及美式足球就從這裡開始演變過來。美國的大學帶...
|
躲避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躲避球運動起源於英國,1900年左右隨著歐洲移民帶入而盛行於美國。1902年,日本留美歸國學人將其引進日本,於1913年起被列為日本學校體育教材,隨後並推廣至鄰近亞洲各國。由於躲避球的攻擊對象是人體,往往被視為高壯者欺負弱小者的工具;再加上沒有護具,有安全上的顧慮,在美國有些州就立法禁止。為了改善此一問題,躲避球的球壓和球體硬度都已大幅調整,變得柔軟許多。 規則一.球 員:正式比賽時下場比賽球員12人,替補球員4人。每局比賽開始時及進行中,外場球員每隊至少要有1人以上。各局休息間可以自由換人〈人數不限〉,比賽中禁止...
|
學校效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chool movement)的興起。到了1970年代以後,學校校能研究逐漸受到世界各國學者(包括英國、加拿大、澳洲、荷蘭和我國)的重視,有關學校效能的學術著作和研究報告也就越來越多,豐富的學校效能研究內涵。最初對於有效能學校的認定,是指學生智育成績優良的學校,智育成績以閱讀(reading)和數學(mathematics)二科成績為代表。持這種看法的學者們,通常以常模或效標參照成就測驗來評量學生基本能力的成就,然而這種學校效能的觀點太過狹隘,於是有一批學者們乃從學校組織結構和學校系統觀點來探究學校效能,認為學校效能不...
|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今天常出現於很多電影和文學作品中,但其實並不普遍被接納。這是吐溫首次嘗試寫「乞丐」,其缺點是吐溫在英國社會並沒有太足夠的經歷。《王子與乞丐》寫作期間,吐溫亦開始了《頑童流浪記》的寫作,並也把另一部遊記,《浪跡海外》完成掉。《浪跡海外》是馬克•吐溫往中歐及南歐旅行的遊記。吐溫之後的出版著作為《頑童流浪記》,這本書出版以後,令他成為更著名的偉大美國作家。《頑童流浪記》是《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續集,嚴肅的氣氛比後者更為濃厚。這書成為了美國大部分學校的必修書,因為哈克放棄服從規矩,而很多這樣年齡的人正是這樣想(哈克的故事背景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