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84.3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寸草不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寸草不留」原指連一點小草都不存留,宋.樓鑰〈英老真贊〉中有「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二句,即是指萬物被破壞殆盡,一根草也不留下。後來「寸草不留」一語,其「不留」的對象,也廣泛地引申到其他人或物,比喻消滅殆盡。
平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穩物價,使其合於一定的標準。《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天覆地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天覆蓋著萬物,大地承載著一切。指天地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唐.白居易〈為宰相賀殺賊表〉:「君臨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載之德,順春生秋殺之令。」宋.司馬光〈示道人〉詩:「天覆地載如洪鑪,萬物死生同一塗。」
小異大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卑;山高澤低,我也可以說山如澤低;日正當中,我也可以說日正西斜;物剛出生,我也可以說物剛死亡。可見萬物之間,如果從「異」的角度看,大部分同,卻存在有些不同,我們可以稱這種情形為「小同異」;如果從「同」的角度看,萬物是全同全異的,我們可以稱這種情形為「大同異」。我們既可以說南方距離無窮遠,卻也可以說南方近在眼前。假如我們今日來到越國,也可以說是昨天就到了。為什麼會如此?正是時空是連環的。於是我可以隨意地說天下的中央就在燕國之北,或在越國之南。如果能這樣去觀察萬物,自然可以知道萬物的大小同異無別,天和地也是一體無差別的。」在這段話中,原文的「大同而與小同異」,指的就是大部分同而小部分異,演變成「...
殊路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殊途同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殊途同歸」原作「同歸殊塗」。孔子說:「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以困擾憂慮?天下萬物同歸於一個好的理想目標,雖然有百種不同的思慮,採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後來「殊途同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得的結果卻相同。
芸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的樣子。《老子》第一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抱朴子.外篇.逸民》:「萬物芸芸,化為埃塵矣。」也作「云云」。
個體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不斷致力於提倡、解釋個人性的重要,而其後羅馬人與希臘辯者更一再呼籲:須將個人性作為教育目標。個人是萬物的尺度為希臘辯者普羅塔格拉斯之名言,認為人是萬物一切的衡量標準。「個別的人」不只衡量萬物之是非,也衡量一切的善惡及美醜。知德合一上述的「個人是萬物的尺度」內容中,蘇格拉底則認為「個人」應改為「好人」。...
偏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重或廢棄某一方面。如:「工作和娛樂不可偏廢,否則必出問題。」晉.陸機〈策問秀才〉:「一氣偏廢,則萬物不得獨成。」宋.胡仔《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九.山谷下》:「讀莊子,令人意寬思大,敢作;讀左傳,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書不可偏廢也。」
桐生茂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茂盛而有光澤的樣子。《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朱明盛長,敷與萬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詘。」
至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最為尊貴。《荀子.儒效》:「豈不至尊至富至重至嚴之情,舉積此哉。」《韓非子.愛臣》:「萬物莫如身之至貴也,位久之至尊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