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玩世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玩世不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載,東方朔是西漢武帝時的大臣,聰慧過人,機警幽默,總是能妙語如珠,使人發笑,因此武帝很喜歡讓他在自己跟前調笑。但是,他是個富有正義感的人,常以詼諧的語調向武帝進諫,當宮中有人得罪武帝時,他也會代為講情。對於他的人生觀,透露在訓戒兒子的一段話中:「首陽為拙,柱下為工;飽食安步,以仕易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其中「首陽」指的是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之事。伯夷、叔齊為殷商貴族,商紂亡後隱居在首陽山,因拒吃周朝食物而活活餓死。「柱下」則指老子任周朝柱下史之事。老子與伯夷、叔齊一樣歷商、周二朝,入周後,他任職柱下史(類似現在的國家...
進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師長或長官建議。《荀子.臣道》:「大臣父兄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朝廷行著這般政令,無一人敢奏事進言。」
逆耳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聽起來不順耳的話語。見「忠言逆耳」條。01.《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嚴程闞薛傳.張紘》:「忠臣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02.《明史.卷一九○.石﹝王+缶﹞列傳》:「自﹝王+缶﹞及楊廷和、蔣冕、毛紀以強諫罷政,迄嘉靖季,密勿大臣無進逆耳之言者矣。」 
廷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朝廷上當眾杖打。《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刑法有創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醒世姻緣傳》第五回:「其次刑部,如今大獄繁興,司官倒也熱鬧,只是動不動就是為民削奪,差不多就廷杖,這是要拘本錢的去處,是不消提起的了。」
總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元修宋、金、遼三史,以丞相脫脫為都總裁,餘人為總裁。後來官修篇幅較大的書,例以進呈領銜的大臣為總裁。又明世直省主考,清會試主司皆稱為「總裁」。
天不憖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悼亡輓詞,原為魯哀公弔孔子之辭。語本《左傳.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後用在天子哀大臣的輓詞。《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天不憖遺,梁岳頹峻。」
瀝膽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披肝瀝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宣帝突然病死,登基的靜帝年方八歲,無法親政。當時朝廷之中,以皇后楊麗華的父親楊堅政治聲望最高。鄭譯和劉昉等大臣經過一番商量,決定擬一份假遺囑,稱宣帝讓楊堅代為攝政,輔佐靜帝。後來楊堅藉詔書的名義,接管了京師的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
明若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若觀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盤庚是成湯的十世孫,商朝的十七代君主。《尚書.盤庚》是盤庚為了遷都所作告諭臣民之書,共分三篇。上篇是盤庚對邦伯、執事等貴冑大臣的訓誡之詞,主要說明遷都是上天的旨意,任何阻礙遷都的行為都是違背天意的;中篇則是對平民的訓詞,口氣嚴厲,語帶威脅,要人民共同支持遷都之舉,否則就會被處死;下篇則是遷都後,盤庚告誡百官諸侯之言,希望他們能夠把恩德廣施於民。在上篇裡頭,盤庚警告專權弄政的貴族大臣:「不是我荒廢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們的行為讓先王的美德隱晦,不畏懼我這個君王。對於你們的計謀私心,我就像看著火光一樣地清楚,只是因為我拙於謀劃,才會讓你們犯下這樣的過失。如...
上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官階。三代時,天子、諸侯國皆設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為最高的等級。《左傳.成公三年》:「次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後泛指朝中大臣。唐.高適〈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詩:「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胤謀策,發動陳橋兵變。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淳化三年(992年)因病辭職。趙普是宋太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建議太祖以廢除各將領的兵權,重用文人,以解決五代以來軍人及將領跋扈的局面<ref>趙匡胤有一天召趙普問道“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普回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二)</ref>。有當用者,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