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2 ms
共 3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汗沾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流浹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漢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呂太后把持,並分封其家族兄弟為王。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帶兵誅殺呂氏諸王,剷除呂氏的勢力,並迎高祖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陳平認為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願將右丞相的位子讓出。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勃成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
|
洽背汗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流浹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漢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呂太后把持,並分封其家族兄弟為王。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帶兵誅殺呂氏諸王,剷除呂氏的勢力,並迎高祖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陳平認為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願將右丞相的位子讓出。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勃成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
|
汗流浹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流浹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漢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呂太后把持,並分封其家族兄弟為王。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帶兵誅殺呂氏諸王,剷除呂氏的勢力,並迎高祖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陳平認為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願將右丞相的位子讓出。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勃成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
|
常遇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30~1369)字伯仁,明懷遠人。貌奇偉,善射,有勇力。輔佐明太祖轉戰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師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將軍,擢為中書、平章軍國重事,贈中書右丞相。封鄂國公、開平王。諡忠武。
|
平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定統一。《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皇帝休烈,平一宇內,德惠脩長。」
|
平妖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元羅貫中撰,二十回,為著名的神怪小說。敘述宋代文彥博得諸葛遂、馬遂及李遂的幫助,平定貝州妖人王則、永兒夫婦的故事。今流行的四十回本,是明馮夢龍所補。也稱為「三遂平妖傳」。
|
李世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98~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太宗。
|
放任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不互相協力,以應付局面。例如石冰的流民叛軍與陳敏意歌劇江南的叛變,都靠江南新舊豪族的協力合作才得以平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司馬炎、八王之亂英文關鍵字:Emperor Wu of Jin、War of the Eight Princes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97。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
裹尸馬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死在沙場上,用馬革裹著屍體送回來埋葬,怎麼可以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手中呢?」平定了匈奴、烏桓之後,馬援又前往貴州作戰。當地氣候炎熱,環境惡劣,許多士兵都得了傳染病死去,這位老將軍也身染重疾。但他仍堅持守在前線,不肯離開,最後終於實現了他戰死疆場、馬革裹屍的壯志。後來「馬革裹屍」被用來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
|
明若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瞭如指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魯國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輔佐武王討伐商紂,又協助成王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使天下大治。後來周天子為感念周公的功勞,於是特准魯國於周公之廟舉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ㄉㄧˋ)祭。但是,因為一般人都不曾見過這樣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禘祭的進行方式,於是向孔子請教,但孔子不願回答,便說:「不知也。」這是因為當時魯國宗廟靈位配祀等名分顛倒,不合周禮,違逆了孔子對禮教的堅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然後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這句話則是說:若真有人能說出禘禮的確實情況,那他就是個知禮...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