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11 ms
共 2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康德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後半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盛行於德國等地的哲學流派。創始人為李普曼和朗格,取康德之根本研究而自成體系,特別著重於康德之理性批判的精神。
|
正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端正德行。《書經.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
|
立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立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故將立德,必先近仁。」
|
德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目錄1 一、德國教師素質管理之機制2 二、德國提升教師素質之新趨勢3 三、台灣未來提申教師素質之借鏡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德國教師素質管理之機制1.德國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淵源已久。2.
|
清秋(廖德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中庸之德(劉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庸之德」一詞的「中庸」二字,所指的是出於劉劭〔人物志.九徵〕的「中庸」,而不是〔禮記.中庸〕的〔中庸〕。其原文是說明人物材性的至德純粹圓滿的聖人的名目就是「中庸之德」。其文云:「其為人也,質素平澹,中叡外朗,筋勁植固,聲清色懌,儀征容直,則九徵皆至,則純粹之德也。九徵有違,則偏雜之材也。三度不同,其德異稱,故偏至之材,以自名;兼材之人,以德為目;兼德之人更為美號,是故兼德而至,謂之中庸,中庸也者,聖人之目也。」〔九徵〕把人材分為三度,即偏至之材,兼材之人,兼德而至。也就是偏材、兼材、中庸,中庸是聖人才性的名目,表現在外,顯而可見的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九種徵象都達到完美平正...
|
報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答恩德。《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三國演義》第八回:「卓曰:『如此見惠,何以報德?』」
|
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歐洲中部。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條。
|
峻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德。《禮記.大學》:「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也作「俊德」。
|
婁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30~699)字宗仁,唐鄭州原武人。武后時的宰相,掌理朝政,恭勤樸忠,統領邊塞要地共三十年,有容人的雅量,以能用人見稱。卒諡貞。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