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長目猿科動物的泛稱。與猴同類,頰下無囊,無尾,臀無堅皮。形似人,能坐能立,性聰慧,善於模仿,多生活森林中。種類繁多,如長臂猿、黑猩猩等。考古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類的祖先和猿十分相像。
異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徹底與本質分離。從事生產性勞動是將人類本質體現的方式,它讓人類的潛能、想像力和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馬克斯認為當工作發展至十九世紀的工業化社會後已大大不同於之前的社會。不再是人類潛能的充分發揮,工人為了生存而工作。對這群無力抵抗的大眾而言,是個可怕的經驗:身體不適、心靈空虛和精神麻木。可分為下列四個...
財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價值或能滿足人類所需的物品。《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與以時而息財富,智者有采焉。」
教育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追溯到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倫理學,認為德行是達到一種目的(即幸福)的手段,人類的善是靈魂在一個完美的生活裡依照德行而活動,而正義包含的不是平等,而是正當的比例,只有在某些時候才平等,此種觀點與功利主義把「正義」解釋成「平等」是不太一樣的。而現代思想家愈來愈多將正義作為評估社會制度的道德標準,被視為社會首要價值。美國哲學家(J. Rawls)在《正議論》(Theory of Justice)一書開頭指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社會的首要價值一樣。一種理論,無論它多麼精緻和簡潔,...
都市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要2 台灣的都市化定義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概要所謂「都市化」乃是指某一地區內的人口,由農村往城市相對移動、聚集、定居,並展現出都市生活型態的過程。此一系列社會、人口密度、生活型態變化的源頭,其實是人類生產模式的轉變所引起的,自英國圈地運動和其後工業革命以來,每單位農民生產力增加,農村開始釋出多餘勞動力,加上逐漸機械化的生產方式需要大量勞動力常駐工業工廠,人口於是開始大量往有工廠的都市聚集。(註1)而從一地自農村演變至都市的在地經濟結構觀點來看,都市化即是農業生產活動逐漸轉向非農業生產活動、產業結構逐漸升級的...
烏托邦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托邦主義(Utopianism)烏托邦主義(Utopianism)作為社會主義的一種,而烏托邦(Utopia)一詞源於希臘文”outopia”,其意指虛無飄渺之地,或”eutopia”,意指完善之地。而烏托邦的觀念依據思想家的不同而有各式型態,然大抵假設人類自我發展具有無限潛力的假定之上,以消除欲求、化解衝突以及避免暴力及壓迫作為其特色。(註1)烏托邦主義作為一政治理想化之型態,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雖然無法將其形態完美的付諸實現,但藉由建構一理想、完美的狀態,批評現行之秩序,如共產主...
窮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盡止。如:「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盡的。」
憂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般人口中,大約有25%的女性、10%的男性經歷過憂鬱症的痛苦。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前十名的疾病,第一名是憂鬱症。另外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前十名的疾病,第二名也是憂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世界得到憂鬱症的點盛行率是3%,若由2002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樣本所作的調查,結果發現15歲以上民眾8.9%有中度以...
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孵出後,母章魚就會死亡。(註1)2. 章魚的膽子其實很小,一看見比牠大的東西就非常害怕,像是海鰻和人類都是章魚的天敵,但也因為章魚會反抗,所以不小心身體被章魚觸角纏住,潛水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法浮出水面呼吸而淹死。章魚俗稱八爪魚,全身就是一個圓圓的身體和八支觸角,在海底,章魚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腳邊爬邊走,偶爾才會在水中噴射前進,而噴射前,章魚會先把水吸進體內的一個水腔中,然後把入口蓋住,接著收縮身體的肌肉,把水從水槍中擠出,這擠出的力量,使章魚一竄一竄地向前噴射,就像一個吹脹的氣球。其中最小的章魚身體比人的手指甲還要小...
海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海陸平衡」思維,將教育政策延伸向海洋,讓全體國民能以臺灣為立足點,並有能力分享珍惜全球海洋所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為達成「臺灣以海洋立國」的理想,涵養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觀、以臺灣為本的國際觀及以海洋為本的地球觀,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應以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涵養學生的海洋通識素養為主軸,進而奠立海洋臺灣的深厚基礎。 課程目標國民中小學應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讓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藉由海洋休閒或參與生動活潑的海洋體驗活動,分享其體驗經驗,從親近海洋歷程,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