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力爭上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印度部復出而撓之,印度部所稍鬆勁者,印度總督復出而梗之,印督至進兵盞達邊外之昔馬,攻擊野人,以示不願分地之意,臣相機理論,剛柔互用,外部謂此議非出自總理衙門,與雲貴總督,盡係使臣之私意,臣電請總理衙門向英使歐格訥辯論,以昭畫一。
|
輕裝簡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貴者外出時裝扮輕便,減少隨從。如:「總統此次下鄉巡視,輕裝簡從,不願驚動大家。」
|
魚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桓公使管仲求𡩋戚,𡩋戚回應他:「浩浩乎」。管仲從侍婢所引詩「浩浩者水,育育者魚,未有室家,而安招我居」,得知𡩋戚因未有家室而不願受召。典出《管子.小問》。後比喻夫婦。如:「魚水和諧」。
|
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或無知的人。[例]他外表像個愚人,其實只是不願在小事上與別人計較罷了!
|
洗耳拱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洗耳恭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洗耳恭聽」是指洗乾淨耳朵恭敬地聆聽。典源或出於元曲。例如元代鄭廷玉所寫的雜劇《楚昭公》第四折中提到一段故事:秦王派了百里奚護送公主下嫁給楚昭公的兒子。百里奚聽說楚昭公的夫人和兒子都曾在漢江落水,後來如何能獲救,就請楚昭公說給他聽,他願意「洗耳恭聽」。也有人認為「洗耳」一語是出自於晉.皇甫謐《高士傳》。但《高士傳》中記載堯舜時期的賢人許由,因為他的賢德,堯想將帝位讓給他,他拒而不受,歸隱於箕山之下。堯又想請他出任地方官,他聽了後跑到池塘邊洗耳,這和「洗耳恭聽」之「洗耳」的目的不同:一個是洗耳為了洗掉聽到不願聽的話,一個是洗耳表示要恭敬地聽人家的話。
|
招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天子的諭旨進行招撫。《資治通鑑.卷一九○.唐紀六.高祖武德六年》:「是時,馬邑人多不願屬突厥,上復遣人招諭苑君璋。」《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宋江統率三十六將,往朝東岳,賽取金爐心願,朝廷無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諭宋江等。」
|
賣國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勾結敵國,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人。[例]文天祥一生忠貞愛國,寧死也不願做賣國賊。
|
瞞心昧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昧著良心做自己不願做的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往常我瞞心昧己,信口胡開。把神佛毀謗,將僧道搶白。」也作「昧己瞞心」。
|
青年的社會情緒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年的社會情緒發展目錄1 前言2 青年期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在青年期,兒童在社會上都需要獲得大人的認同,變成非常熱情躁動的孩子,或是從熱情奔放的小孩,成了默默無語的青年。部分由於他們身體和認知結構的改變,小學高年級的兒童希望更像大人一點。他們希望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雖然許多父母並不願意如此做。雖然他們也認為父母愛他們,但他們不認為父母瞭解他們。對小學高年級的男女生而言,成為團體一員有助於自我價值感的提升。他們若不為同儕所接納,就會產生嚴重的情感問題。(註2) 青年期在青年前期的青少年會改變他們與父母的關係的...
|
饌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貴美味的飲食。唐.李白〈將進酒〉:「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