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生敬意。宋.朱熹〈趙中丞行實〉:「趙公之孝謹醇篤,雖古人猶難之,三復其書,令人起敬。」《文明小史》第三一回:「聽了趙翰林的話,知道他是個有才學的,不覺肅然起敬。」
渡河香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悟道精深。後也用以比喻文章寫得精闢透澈。參見「香象渡河」條。宋.陸游〈雍熙請倫老疏〉:「某人渡河香象,浪長鯨。初得好於室中,耳聾三日,晚抽身於林下,壁觀九年。」
銜聲茹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十八羅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唐末宋初間在十六羅漢外附加慶友和賓頭盧二人,但賓頭盧即賓度盧羅惰闍的重複。另有一說是加入降龍、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為迦葉和軍徒缽嘆。西藏則於十六羅漢外加上達磨多羅和摩訶衍和尚。宋代之後,十八羅漢取代了十六羅漢風行全中國。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太平,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還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來得有用!」因為「丁」字是很容易認識的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這句話不但誇讚了自己,也取笑了長於武藝的兵士。使得士兵們相當地氣憤,對他們深惡痛絕。後來「目不識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苦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名。樂府清調樂曲,是曹操於漢獻帝建安十一年征袁紹外甥高幹時所作。全篇敘述行軍經太行山時,涉冰雪溪谷的艱苦,故稱為「苦寒行」。
魏道武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371~409)姓拓,名珪。在位二十三年(西元386~409)。武功頗盛,建立北魏。使鮮卑人分地定居、從事耕種,並任用漢人。晚年因服食寒食散,性情大變、猜忌多疑,並誅戮大臣,後為次子紹所殺,廟號太祖。
評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評論。宋.朱耆壽〈瑞鶴仙.櫻桃抄乳酪〉詞:「教公議,細評泊。自和戎以來,謀國多少,蕭曹衛霍。」宋.張炎〈摸魚子.步高寒〉詞:「乾坤靜裡閒居賦,評泊水經茶譜。留勝侶,更底用,林泉曳杖尋桑苧。」也作「評詙」、「評」。
2.思量、忖度。宋.史達祖〈蝶戀花.二月東風吹客袂〉詞:「評泊尋芳,只怕春寒裡。令歲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濺裙水。」也作「評」、「評薄」。
高風苦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高風亮節」。見「高風亮節」條。01.清.歸莊〈徐昭法臨曹娥碑〉:「徐昭法孝廉,高風苦節,余甚重之。」 
元四大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山水畫的四個代表畫家。一說為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另一說為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人。見明.董其昌《容臺別集.卷六.題.畫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