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光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光風霽月」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無名氏〈楚泊亭〉詩二首之一(據《全唐詩外編.續補遺.卷二一.無名氏》引)1>天垂六幕水浮空,霽月光風上下同。我向山頭一舒2>笑,楚人還望白雲中。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元集》。 (2) 舒:舒展。〔參考資料〕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看破治須攦途,不出陰陽一理。
彈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鋏,劍把。戰國時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於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清.朱彞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
霽月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光風霽月」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無名氏〈楚泊亭〉詩二首之一(據《全唐詩外編.續補遺.卷二一.無名氏》引)1>天垂六幕水浮空,霽月光風上下同。我向山頭一舒2>笑,楚人還望白雲中。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元集》。 (2) 舒:舒展。〔參考資料〕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看破治須攦途,不出陰陽一理。
光禿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蕩、裸露的樣子。[例]濫墾濫伐的結果,往往使山頭光禿禿的一片。
風光月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光風霽月」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無名氏〈楚泊亭〉詩二首之一(據《全唐詩外編.續補遺.卷二一.無名氏》引)1>天垂六幕水浮空,霽月光風上下同。我向山頭一舒2>笑,楚人還望白雲中。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元集》。 (2) 舒:舒展。〔參考資料〕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看破治須攦途,不出陰陽一理。
嘉南大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名「官佃溪埤圳」,是台灣規模最大的農田水利設施,完工於昭和5年(1930),因灌溉當時嘉義廳與臺南廳(現今雲林、嘉義、台南地區)得名。 背景 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主要灌溉渠道。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作者:Luuva原本嘉南平原地區多旱田、蔗園,常苦於乾旱、豪雨、排水不良等問題。為解決灌溉問題,大正9年(1920)總督府決定以濁水溪、曾文溪為水源,興建「官佃溪埤圳」,由日籍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一肩扛起設計、規劃、監造。工程共歷時10年,終於在昭和5年(1930)完工,總經費高達5414萬圓。完成後增加灌溉地區東西寬約20...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仙跡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黃蝶、青斑蝶和大鳳蝶等等活躍的躍動,再再顯示仙跡岩中生命力強大且豐厚,也反應出位於景美溪畔的小山頭是一令人驚奇的小山,值得前往一遊。 交通位置如何到達仙跡岩【公車】◆ A點 /251、253、512、209、30、指南2紅、藍線、欣欣石碇線、休閒公車106◆ B點 /74、284◆ D點 /642、643、644、505、290、252滬江中學站、台汽、新店客運景美站【捷運】◆ 淡水←→新店線「景美站」 仙跡岩的傳說-一個腳印的故事據說以前台北人要到文山堡 時,經過蟾蜍山時就會出現一陣煙霧,然後路人就不見了。呂洞賓...
引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燃燒。[例]森林公園由於遊客隨地丟棄煙蒂而引燃大火,幾乎燒遍了整座山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跌。《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將這孩兒要頓放烏鳶巢內,便是攧下來,他怎生更活!」《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正看裡,被康、張二聖用手打推攧將下峭壁巖崖裡去。」
2.頓足、跺腳。《董西廂》卷六:「君瑞攀鞍空自攧,道得個冤家寧耐些。」元.關漢卿〈侍香金童.春閨院宇套.么〉:「鳳幃冷落,鴛衾虛設。玉筍頻搓,繡鞋重攧。」
3.投、擲。《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知遠又將這錢去入頭共賭,不數攧又被那六個秀才贏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