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6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合一為生命實踐的目標,為整合知情意行的教育生命教育以人為主體,從生活經驗出發,以培養現代人所需的基本能力為目標,不單以知識的獲取為滿足。兩者都強調「統整」重要,不論是外在的學習、知識領域、或是個體身、心、靈的調和,以及個體與外界人事物統整互動的能力。一般而言,生命與教育息息相關,生命是教育的根本,而教育是生命的動力,國內諸多學者研究指出,生命教育應從自我肯定與譴潛能發展,到注意重「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關係,以深化人生觀,進而開展個人的生活智慧,整合知識與生活的教育,以知行合一為生命實踐的目標,透過...
人或同伴的合作下,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維高斯基稱之為「近側發展區間」。每個個體的基本能力(實際發展層次)和近側發展區間都不同, 最好的教育應該要考慮到學習差異|個體的差異,而這也是學校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近側發展區間”的概念與Jim Cummins的「資訊+1」理論很相似。學習者不能在未有先前學習基礎或架構的情況下建立新的知識。維谷斯基認為,學習可以帶領成長,而一個學習者可以做的工作(Task)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等級: 可獨立處理工作 鷹架理論|鷹架 需協助才可完成的工作當中的鷹架是一個介乎學習者有能...
文化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有的文化資本在制度上被認可,一般最常指的是學業證書或執照。這主要是在勞動市場裡被認知。它允許文化資本能較為簡易地被轉變成經濟資本,經由對成就在制度上的等級加以給定其金錢價值。 參考文獻 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30-31,臺北市: 高等教育。維基百科
永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科學。(Allan C.Ornstein,2004)  小學階段,課程著重3R (讀、算、寫)的基本能力之養成及道德宗教訓練;中學階段,先學習古典語文及現代外國語文,再學邏輯、修辭、文法及數學;高等教育階段則以古典名著為教材,兼及科學知識。根據永恆主義的觀點,學生不成熟且缺乏判斷能力,無法決定最佳的學習知識與價值;因此,其課程發展不會隨學生的興趣而有所調整,只提供一個共通課程給所有的學生,而少有選修科目、職業性與技術性的教材。 教師角色  教師被視為該領域的權威,因此必須是科目或學科專家,能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永恆主義...
真實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量的內容才有依據,目前美國產、官、學界正如火如荼展開的「標準本位」運動,目的就是在發展中小學學生基本能力的具體指標,以做為評量學生的客觀依據。另外,配合直接評量的實施方式,教師必須不斷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並將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且做有系統的整理,分析學生真正瞭解了什麼?瞭解的程度為何?國內正值教育改革的熱潮,因此,真實評量的觀念也開始受到教育理論與實務工作者的重視。真實評量的實施必須以基本能力指標為內容,以觀察記錄、實作表現的分析、整理為方法,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或物自然具有的本質、本能。如:「本性」、「人性」、「獸性」。《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未竟事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竟事務(unfinished business) 理論依據完形治療法(Gestalt approach)以存在主義與現象學為基礎,滿足需求是個體的本能,但經歷滿足的過程中若發生干擾,就會產生未竟事務。 解釋觀點完形心理學解釋未竟事務包括兩個觀點:一是「形與景」:個體產生需求,自「景」中凸顯成為「形」,需求一直未獲滿足,於是「形」無法退回「景」,阻礙完形的流動;另外「現象場觀點」認為個體產生需求並與環境接觸,能量大量流向系統內需求產生處,此過程中受到干擾,導致需求未獲滿足,能量便不斷淤積於該處,破壞系統內能量的流動與平衡...
包比(J._Bowlby)的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一個(或一組)關於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另一人的心理傾向的理論。當此人在場時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時會感到焦慮。此理論最早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提出。關於依附理論的一著名系列動物實驗是哈利·哈洛對恆河猴所做的實驗,此實驗顯示依附不僅僅是由生物本能如饑餓所激發。在這一系列實驗,新生恆河猴出生後很快從牠們母親身邊帶走,並為牠們提供了兩個代理母親,一個是由的鐵線做成,另一個是木頭套上泡沫橡皮和毛衣做成,兩個人偶皆加溫並可在胸前裝上奶瓶提供食物。此實驗是觀察猴子會趴附提供柔軟衣物...
七大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大領域(Seven Learning Areas)九年一貫課程為培養國民應具備之基本能力,提出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應以個體發展、社會文化及自然環境等三個面向,提供語文、健康與體育、數學、社會、自然與科技、藝術與人文(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及綜合活動(家政活動、童軍活動、團體活動、輔導活動)等七大學習領域。生活課程為一年級二年級的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統合為生活課程。學習領域為學生學習之主要內容,而非學科名稱,除必修課程外,各學習領域,得依學生性向、社區需求及學校發展特色,彈性提供選修課程。學習領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