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堅城清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堅壁清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堅壁清野」是一種作戰策略,使敵人即使在攻下據點之後,也毫無物資、設施可用。典源出自《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荀彧》。書中記載曹操打算攻打徐州,謀士荀彧勸阻說:「昔日漢高祖劉邦爭奪天下時,是先保住關中;光武皇帝劉秀平定天下時,是先占據河內。他們深根固本,進可攻,退可守,所以最後能夠獲得成功。現在您占領的是軍事要地,如果不先安定下來,要如何深根固本?而且徐州現在正在收割,一定會堅守壁壘,並將郊野上的糧食收光,如果我們攻不下城池,又沒有糧食,我方的處境就很危險了。」曹操聽了荀彧的話後,就取消攻打徐州的計畫。後來「堅壁清野」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種作戰策...
按兵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王制》1>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殷2>之日,案3>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4>,偃然5>案兵6>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
神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勇猛厲害。[例]在戰壕裡他奮不顧身的撲向敵人,神勇極了。
赴蹈湯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尊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公說明過程,並告訴他不可以攻打齊國。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就說:「晏子在宴席之間,運用了智慧就制退敵人於千里之外,真是高明!而樂官也參與協助了這件事情。」後來「折衝尊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無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事不力。士蒍為自己辯解道:「臣聽說:『如果沒有喪事卻悲傷,憂愁必然接著到來;沒有兵患卻築城,必會被敵人據守。』既然會被敵人據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擔任官職而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什麼事奉國君?希望您能夠以修養德行的方式來鞏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麼城池比得上呢?」士蒍退下後,又感慨地賦詩明志,詩云:「如今國家混亂的情勢,就像破舊狐裘上的毛一樣紛亂,一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言楚國與晉國交戰,楚莊王見到晉軍聲勢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
探湯赴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絆馬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在地面,用來絆倒敵人馬匹的繩子。《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慈急待走,兩下裡絆馬索齊來,將馬絆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
未知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事不力。士蒍為自己辯解道:「臣聽說:『如果沒有喪事卻悲傷,憂愁必然接著到來;沒有兵患卻築城,必會被敵人據守。』既然會被敵人據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擔任官職而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什麼事奉國君?希望您能夠以修養德行的方式來鞏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麼城池比得上呢?」士蒍退下後,又感慨地賦詩明志,詩云:「如今國家混亂的情勢,就像破舊狐裘上的毛一樣紛亂,一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言楚國與晉國交戰,楚莊王見到晉軍聲勢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
未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知所措」。見「不知所措」條。01.宋.陳亮〈酌古論二.薛公〉:「方敵人勃然而起,人君四顧惶惑,茫然未知所措。」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