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25.8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紅的樣子。《說文解字.赤部》:「赫,大赤貌。」《詩經.邶風.簡兮》:「赫如渥赭,公言錫爵。」漢.毛亨.傳:「赫,赤貌。」
2.明亮。《荀子.天論》:「故日月不高,則光暉不赫。」
3.顯明、盛大。如:「顯赫」、「威赫」。《詩經.商頌.那》:「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唐.王績〈過漢故城〉詩:「何其赫隆盛,自謂保靈長。」
怒。《詩經.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漢.鄭玄.箋:「赫,怒意。」《漢書.卷五一.枚乘傳》:「漢知吳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
1.顯耀。《詩經.大雅.生民》:「以赫厥靈,上帝不寧。」唐.孔穎達.正義:「以赫是明貌,故為顯也。」三國魏.阮籍〈采薪者歌〉:「留侯起亡虜,威武赫荒夷。」
2.恫嚇、恐嚇。通「嚇」。《詩經.大雅.桑柔》:「既之陰女,反予來赫。」漢.鄭玄.箋:「口距人謂之赫。」
3.分解。《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凡使十二神追惡凶,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
1.赫茲的簡稱。參見「赫茲」條。
2.姓。如明代有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任官職,多指京官外任而言。如:「外放」、「下放」。《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賞了頭等官加了個都統銜,放了烏里雅蘇臺的參贊大臣了。」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莎車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也作「力不心」、「力不從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頂天立地」。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大後天」、「一天」。
3.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顥〈春日偶成〉詩:「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4.時節、季節。如:「春天」、「三伏天」、「黃梅天」。
5.氣候。如:「晴天」、「陰天」、「大熱天」、「下雨天」。
6.自然。如:「人定勝天」、「樂天知命」。《莊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7.指宇宙萬物的主宰。有時指大自然、有時指命運、有時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書經.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8.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
9.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為天」。《漢書.卷四十三.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10.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時間完成,不得拖延。」
1.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險」、「天籟」、「天性」。
2.數目極大的。如:「天價」、「天量」、「天文數字」。
3.騰空架設的、駕於空中的。如:「天橋」、「天窗」、「天棚」。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聞」。
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容貌、態勢。如:「姿顏」、「姿容曼妙」、「舞姿」、「搖曳生姿」。唐.韓愈〈君子法天運〉詩:「利害有常勢,取捨無定姿。」
2.資質。通「資」。如:「姿質超人」。漢.王充《論衡.本性》:「初稟天然之姿,受純一之質。」
放任、縱情。《紅樓夢》第六二回:「二者恐丫鬟們年青,乘王夫人不在家,不服探春等約束,姿意痛飲,失了體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狀像篋的方形竹器,可用來盛物。今作「篚」。《說文解字.匚部》:「匪,器似竹篋。」
2.強盜賊寇。如:「土匪」、「盜匪」、「綁匪」。
有文彩的樣子。通「斐」。《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不。《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抽引絲。《說文解字.糸部》:「繹,抽絲也。」
2.理出頭緒,推究事理。如:「尋繹」、「演繹」。《詩經.周頌.賚》:「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
3.陳述。《書經.君陳》:「庶言同則繹。」漢.孔安國.傳:「眾言同則陳而布之。」《禮記.射義》:「射之為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
連續不斷。參見「絡繹」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1.2.之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賦的能力、稟性。《孟子.告子上》:「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
2.力量、智慧。通「材」。《詩經.魯頌.駉》:「思無期,思馬斯才。」漢.王充《論衡.實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
3.有才能、智慧的人。如:「天才」、「英才」、「幹才」。《孟子.離婁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
4.諷稱某類的人。如:「蠢才」、「奴才」。
5.姓。如明代有才寬。
1.方、始。如:「剛才」、「方才」、「戲才開鑼」、「呆了半晌,我才會意過來。」《晉書.卷七九.列傳.謝安》:「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
2.僅。如:「他今年才五歲。」「我身上才帶五塊錢。」
3.表示強調的語氣。如:「我才不幹呢!」「他哪有累?我才累呢!」
1.臺灣地區用於計算木材體積的單位。一才為一台寸寬×一台寸厚×十台尺長。也作「材」。
2.臺灣地區用於計算物體面積的單位。可見於紙張、玻璃、石材、窗簾等的計算,一才為一尺(三十公分)見方。也作「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每、經常、數次。如:「屢試不爽」、「屢見不鮮」。《詩經.小雅.正月》:「屢顧爾僕,不輸爾載。」宋.陸游.〈送范舍人還朝〉詩:「酒醒客散獨悽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