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充軍、流放罪人到遠方。如:「發配」、「刺配」。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改做誤傷人命,脊杖了六十,迭配殺門島去了。」《水滸傳》第八回:「今小人遭這場橫事,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
|
唾面自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李昭德為內史,婁師德為納言,相隨入朝,婁體肥行緩,李顧待不即至,乃發怒,曰:「尀耐殺人田舍漢!」婁聞之,反徐笑曰:「師德不是田舍漢,更阿誰是?」婁師德1>弟拜代州刺史2>,將行,謂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3>。汝今又得州牧4>,叨據過分,人所嫉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弟長跪5>,曰:「自今雖有唾6>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乾,何若笑而受之?」武后之年,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注解〕
(1) 婁師德:西元630∼699,字宗仁,唐鄭州...
|
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出眾,很有本事的樣子。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三折:「我做大將甚是標,兵書戰策不曾學,聽的廝殺推害病,正是買賣歸來汗未消。」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我做廚子實是標,偏能蒸作快烹炰。」
|
不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菽,就是豆子。麥,則是麥子。兩者都是很普通的農作物,而且形狀完全不同,極容易分辨。如果一個人連豆子、麥子都無法分辨,就是形容這個人非常無知,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這句成語出自《左傳.成公十八年》。當時晉國發生政爭,貴族大夫欒書、中行偃為了爭奪政權,先殺了受到厲公親信的胥童,然後又殺了厲公,立襄公的曾孫周子為國君,是為晉悼公。周子時年才十四歲,根本無法親政,且有年長的哥哥,但欒書等人為了掌握政權,把周子當成傀儡,就稱讚周子十分聰明,並詆毀他的哥哥,說他十分無知,連豆子和麥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愚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
|
敬而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對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於迷信。語本《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引申為雖表示尊敬,但保持距離,既不親近、也不得罪。《老殘遊記》第一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遠之,以免殺身之禍,要緊!要緊!」
|
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一種以鼎煮人的酷刑。《戰國策.趙策三》:「然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河間久拒守,多殺士,今力窮而下,請烹之。」
3.殺、滅。《淮南子.說林》:「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藏。」《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
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池。《左傳.桓公十五年》:「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晉.杜預.注:「汪,池也。」《西遊記》第四二回:「穿通兩腿刀尖出,血注成汪皮肉開。」
|
釣名沽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取名聲的人。我勸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
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打鬥、擊殺。如:「格鬥」、「格殺」。《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威王彰傳》:「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
|
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代一種置人於沸水中烹死的刑罰。《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