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級升遷,恐怕天下人競相仿效,賣弄口舌,重蹈秦朝覆轍,所以君王一切的動作處置不可不小心啊!」最後文帝聽從建議,取消嗇夫的升官。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西漢文帝時,宦官中行說因被迫奉命送公主到匈奴和親,後來歸順匈奴。有一天,他駁斥漢朝使者對匈奴的批評,說:「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沒有繁複的辭令,如果令他們像中原人一樣話多不止,即使衣冠華美,又有何用?」後來「喋喋不休」這句成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話多,沒完沒了。
|
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遵循、聽從。《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聽任、任憑。如:「信不信由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悲」。敦煌變文中有篇〈鷰子賦〉,說了一個故事:鷰子因為剛築好的巢被黃雀霸占,又被黃雀一家人打傷,心有不甘,一狀告到法官鳳凰面前。經過審理,黃雀被判杖責下獄,鷰子感到很欣慰,直罵黃雀是惡有惡報。一旁的鵙(ㄐㄩㄝˊ)鴿和黃雀是兄弟,看不過去地上前說:「我為我哥的行為感到羞愧,但是我曾聽過『狐死兔悲、物傷其類』這麼一句話,因為同類遭到不幸而感到悲傷。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何況是同類。他犯錯受到懲罰是應該的,你何必在背後辱罵詛咒他呢?」後來「兔死狐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同類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悲傷。
|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元史.卷一四二.徹里帖木兒列傳》載:元順帝時,徹里帖木兒廢除科舉制度,監察御史呂思誠反對,並加以彈劾,但順帝仍採納廢科舉之議。而參政許有壬也表示強烈反對且據以力爭。許有壬當初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後來升為參政。但他不但反對無效,元順帝還故意讓許有壬在詔令頒布時,跪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來折辱他。許有壬怕不聽命會遭來禍患,只好勉強贊成廢科舉。治書侍御史普化看到就譏諷許有壬說:「你是通過科舉考試的人,現在要廢除科舉制度,你又跪在第一個,真是過河拆橋啊!」許有壬聽了覺得很丟臉,就稱病不出門。後來「過河拆橋」用來比喻不念舊情,忘恩負義。
|
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納、收容。通「納」。《孟子.公孫丑上》:「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荀子.富國》:「婚姻娉內,送逆無禮。」《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
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甚至、就是。《老殘遊記》第二回:「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
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音調、音律。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先拂商絃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
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
部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布置、安排。《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漢王大說,遂聽信策,部署諸將。」唐.薛調《無雙記》:「我以妻女為念,略歸部署。」也作「布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