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極則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灌滿,「宥卮」馬上就翻倒了。孔子看了,臉色一變,藉此對弟子們做機會教育說:「從這兒可以看到『持盈』的道理。」子貢聽了便問孔子什麼叫做「持盈」的道理,孔子說:「事物發展到了極盛,就會轉而衰退;歡樂到了極點,就會產生悲哀;太陽到了正午,就會開始西下;月亮過了滿月,就會開始缺損。這也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因此凡事應力求合於中庸之道,凡事適可而止,才能守成。」後來「樂極生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歡樂到了極點,轉而發生悲哀。
齊心戮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勢極必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千慮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如暫時休養士卒,先以戰勝之余威,勸告燕國投降,燕國投降了,齊國也就不敢抗拒了。 韓信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採納了他的意見。於是燕國果然投降了。而不久,也就平安了齊國。 釋義後來,人們把李左車引用的「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簡化為「千慮一得」意思說即使是愚笨的人,他經過多次的考慮,也會有一次是想對的。這句話多用於自謙方面。如;我的學識很淺,但「千慮一得」,說出來也許對解決這個問題有些少幫助。
逐末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守財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多而吝嗇的人。如:「會賺錢的人,也要懂得用錢的道理,否則緊守不放,只不過是個守財奴!」也作「看錢奴」。
爛額焦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皇上接納徐福的建議,事先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了。」宣帝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賜給徐福財帛官爵,做為獎勵。後來「焦頭爛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狽窘迫的困境或犧牲慘重。
不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沒有,表示「有」。如:「不無小補」、「不無道理」。
板蕩識忠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板蕩,都是《詩.大雅》中譏刺周厲王無道而導致國家動亂、社會動亂的詩篇。借指亂世。「板蕩識忠臣」意謂在亂世中才能識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亂中,張巡、許遠仍堅守不屈,所謂『板蕩識忠臣』的道理,於此可見。」《說岳全傳》第三八回:「鑾輿萬里困胡塵,勇士勤王不顧身。自古疾風知勁草,由來板蕩識忠臣。」
前功盡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