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低處、底部。與「上」相對。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猶水之就下。」
2.稱隸屬於人者、地位較低者。如:「部下」、「手下」、「屬下」、「名下」。《文選.曹冏.六代論》:「建置不久,則輕下慢上。」
3.內、裡面。如:「心下」、「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4.方面。如:「四下看一看」。《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兩下相思不相見,知他相會是何年。」
5.在某個期間或時節。如:「目下」、「時下」、「年下」、「眼下」。《紅樓夢》第三一回:「大節下怎麼好好的哭起來?難道是為爭粽子吃,爭惱了不成?」
6.量詞。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紅樓夢》第四七回:「用拳頭向他身上擂了幾下。」
1.由高至低、降落。如:「下雨」、「下山」、「下墜」、「順流而下」。《文選.左思.招隱詩二首之二》:「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2.攻克。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史記.卷八○.樂毅傳》:「齊城不下者,兩城耳。」《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可引得勝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3.放入、投入。如:「下麵」、「下毒藥」、「下調味料」、「下網捕魚」。
4.進入。如:「下水」、「下場比賽」。《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太老爺做著貴州的都督府,我是回來下場的。」
5.拆卸、除去。如:「下貨」。《儒林外史》第一六回:「過三日再不出,叫人來摘門下瓦。」
6.離去、退場。如:「鞠躬下臺」、「你上場換他下來。」
7.結束工作或學習。如:「下課」、「下班」、「下工了」。
8.頒布、傳達。如:「下詔」、「下命令」。《漢書.卷四.文帝紀》:「吾詔書數下,歲勸民種樹。」
9.投送。如:「下狀」、「下書」、「下帖」、「下戰書」。
10.從事、使用。如:「下棋」、「下刀」、「下筆如有神」。
11.往、到。如:「南下」、「下鄉視察」。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12.輕視。宋.蘇軾〈劉愷丁鴻孰賢論〉:「此范氏之所以賢鴻而下愷也。」
13.謙抑、謙讓。如:「禮賢下士」。《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
14.生、生產。如:「母雞下蛋」。
15.住宿、留宿。如:「下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這裡有乾淨的店。」
16.做出某種說明、決定。如:「下定義」、「下結論」。
17.低於、少於。如:「不下於」、「每年參加各種考試的人數不下二十萬人。」
1.等級低。如:「下品」、「下策」、「下級」。
2.在後面的。如:「下次」、「下文」、「下月」、「下冊」、「下半年」。
3.身分微賤的。如:「下人」、「下吏」。
4.自謙之詞。如:「下官」、「下懷」、「下愚」。
1.表示動作完成或結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礎」、「立下決心」。
2.降低身分。如:「下嫁」、「不恥下問」。
3.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彎曲的。如:「筆直」、「直線」。
2.不邪曲,沒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3.縱的、豎的。如:「直行書寫」、「鉛直線」。
4.行為或性格坦白爽快。如:「心直口快」、「直性子」。
5.呆板、僵硬。如:「兩眼發直」、「雙腿僵直」。
1.但、只、不過。《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竟然、居然。金.元好問〈水調歌頭.恨人閒〉詞:「恨人閒、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水滸傳》第一回:「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過。」
3.沒有間隔的。參見「直達」條。
1.抵得上。通「值」。《史記.卷三○.平準書》:「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
2.抵擋。《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銳士。」
3.當班、站勤。通「值」。《金史.卷一七.哀宗本紀上》:「日二人直,備顧問。」
1.報酬、酬金。《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
2.姓。如漢代有直不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次的、接連的。如:「捷報頻傳」。《後漢書.卷五七.李雲傳》:「是時地數震裂,眾災頻降。」唐.杜甫〈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急迫。《詩經.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1.頻率的簡稱。如:「高頻」、「超高頻」。
2.姓。如漢代有頻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水奔湧翻騰的樣子。常用疊詞「滾滾」。《集韻.上聲.混韻》:「滾,大水流貌。」如:「白浪翻滾」、「滾滾黃河」。
1.翻轉。如:「打滾」、「滾雪球」、「連爬帶滾」。
2.離開、走開,多表示呵斥。如:「滾出去」。《紅樓夢》第九六回:「快快的滾罷,還等窩心腳呢!」
3.液體沸騰。如:「水滾了。」
4.沿著衣服的邊緣上做裝飾。如:「在衣襬上滾一道紅邊。」
很、非常。如:「滾燙」、「滾圓」。《紅樓夢》第二○回:「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憑藉、依據、利用。如:「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金史.卷七七.宗弼傳》:「宗弼乃因老鸛河故道開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
2.承襲、沿襲。如:「因襲」。《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3.增添、積累。《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原由、緣故。如:「起因」、「誘因」、「原因」、「成因」、「事出有因」、「前因後果」。
1.經由、透過。《史記.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梁王恐,乃使韓安國因長公主謝罪太后,然后得釋。」《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
2.由於。如:「因公出差」、「因事請假」。唐.李白〈崔秋浦柳少府〉詩:「因君樹桃李,此地忽芳菲。」
3.乘、趁。《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於是、從而。《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鏡花緣》第四八回:「惜湮沒無聞,而哀群芳之不傳,因筆志之。」
就、乃。《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間。同「間」。《詩經.齊風.還》:「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閒兮。」
同「間」(二)。
1.空暇無事的時候。如:「農閒」、「忙中偷閒」、「偷得浮生半日閒」。
2.閒散輕簡的職務。如:「投閒置散」。
1.空暇無事。如:「空閒」、「閒暇」。
2.安靜悠閒。如:「閒情逸致」、「閒雲野鶴」、「日子過得十分安閒自在。」
3.與正事無關的、不緊要的。如:「閒書」、「閒錢」、「閒差事」、「閒人免進」。宋.辛棄疾〈新荷葉.春色如愁〉詞:「閒愁幾許?更晚風、特地吹衣。」
隨意的、不經心的。如:「閒扯」、「閒聊」、「閒逛」、「閒話家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達到一定的數目。如:「這點錢不夠買件衣服。」、「這瓶飲料只夠一個人喝。」
2.表示達到適當程度。如:「夠快」、「夠好」、「菜夠不夠鹹?」、「戲演得夠不夠棒?」
3.膩、厭煩。如:「受夠」、「大魚大肉我已經吃夠了。」、「這種話我聽夠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馬跑得很快。《說文解字.馬部》:「馮,馬行疾也。」
2.徒步涉水。《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3.侵犯。《周禮.夏官.大司馬》:「馮弱犯寡,則眚之。」《左傳.襄公十三年》:「君子稱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馮君子。」
4.登、乘。《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馮崑崙以瞰霧兮,隱岷山以清江。」宋.蘇軾〈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5.依據、依靠。通「憑」。《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韓信聞食其馮軾下齊七十餘城,乃夜度兵平原襲齊。」
大、盛。《左傳.昭公五年》:「今君奮焉,震電馮怒。」《楚辭.屈原.天問》:「鮌何所營,禹何所成,康回馮怒,墜何故以東南傾?」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馮簡子,漢代有馮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蒸氣遇冷,凝成細水滴,懸浮在空中的團狀物體。如:「白雲」、「烏雲蔽日」。
2.雲南省的簡稱。如:「雲貴高原」。
3.姓。如唐代有雲朝霞。
比喻多。如:「萬商雲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趴,身體向前傾靠在物體上。如:「倒伏」、「伏案」。《禮記.曲禮上》:「坐毋箕,寢毋伏。」
2.隱藏、隱匿。如:「蟄伏」、「危機四伏」、「晝伏夜出」。《老子》第五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降服、使屈服。如:「降龍伏虎」、「制伏」。
4.低落下去。如:「伏地挺身」、「此起彼伏」。
5.承認、承受。如:「伏罪」、「伏法」。《文選.班彪.王命論》:「遇折足之凶,伏斧鉞之誅。」
6.佩服、信服。同「服」。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隱藏不露的。《文選.左思.蜀都賦》:「漏江伏流潰其阿。」
參見「伏日」條。
對尊長自謙的敬辭。《文選.枚乘.七發》:「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閒乎?」《漢書.卷四.文帝紀》:「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宜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