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揚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皋元帥,代天子出征西夏凱旋,前來赴駙馬張延賞的邀宴。在席上,張延賞要他的義女玉簫出來拜見客人並勸酒。哪知韋皋一看,玉簫和自己亡妻容貌長得一般模樣,所以當場動心求親,引起張延賞的不滿,不但將他驅離,並拔劍趕殺。韋皋一怒之下,出了宅院,要親兵將宅子包圍,要抓張延賞來碎屍萬段。親兵們一時大聲吼叫,聲威震人。後來玉簫出面來勸他:說他代天子出征,不學雲間飛翔的鳳鳥,倒像井底青蛙,在這兒帶著兵士搖旗吶喊,弄得塵土到處亂飛,是多麼不懂事呀!這裡的「搖旗吶喊」就是軍陣喊威的意思。
|
沫相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相濡以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相濡以沫」出自於《莊子.大宗師》。莊子說明人的生死有如日夜交替一般,自然而然,所以理想的生活並非刻意能追求的。我們往往以為和人親密相處、苦難相助,就是理想。但是哪裡知道那就像離了水來到陸地的魚兒一樣,為了存活,相互用口沫來潤溼對方,雖然好像很親密,卻怎麼樣也不如當初仍在水中,互相不認識時的快樂。「相濡以沫」從原文摘出,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
困獸思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進則想要竭盡忠誠,退則想要彌補過失,是國家的忠誠衛士,怎能殺他呢?他的戰敗,就如同日蝕月蝕般,哪裡會損害他的光明?」景公於是讓荀林父恢復官職。典源又見《左傳.定公四年》。內容則是表述吳、楚二國對峙於柏舉,吳國的夫㮣王進攻楚軍,大敗楚軍。繼續追趕楚軍至清發時,打算再發動攻擊。夫㮣王認為受困的野獸尚且還要搏鬥,何況是人?如果楚軍覺悟既然不能免於死而一起奮戰,屆時必然會打敗吳國。因此,不妨讓先渡河的人感覺可以逃脫,跟隨在後面的人因羨慕他們,也會沒有了鬥志,所以要等楚軍渡河至一半時,才發動攻擊。果然,又再次打敗了楚軍。此處《左傳》原文也用到「困獸猶鬥」一語。後來「困獸猶鬥」被用來比喻身處絕境,仍...
|
良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的古文明》,新北市:生活品味文化,民95,頁37-38。註2:陳雪良,《中華遠古文明之謎︰中國人從哪里來》,文匯出版社,201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良渚文化
|
您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表示客氣、尊敬的稱呼。如:「您納最近身子可好?」也作「您哪」、「您老」。
|
步線行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裁縫衣服的技術。借喻安排縝密,規劃周詳。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哪怕你指天畫地能瞞鬼,步線行針待哄誰。」也作「行針步線」、「行鍼布線」、「行鍼走線」。
|
個案實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時,班上至少一位學校未經允許便發言的時間百分比。十天後,開始進行一項新方案:將全班分成兩大組。以論哪一組,若有學生不乖,那一組就打一個叉。每天放學前,看哪一組叉比較少,那一組就可以有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若兩組均少於5個,則兩組都可以有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 個案實驗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它只能用來研究那些可以經常測量的變項。因此,個案實驗大多研究具體的、可觀察的行為。像未經同意的發言或擅自離開座位的行為,都是可以天天測量或一天測量多次的行為...
|
自救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顧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劉聰是東晉十六國時匈奴漢國開創者劉淵的第四子,劉淵死後自立為帝。隔年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繼而殺之。後又攻陷長安,擄晉湣帝司馬鄴。當時晉朝大將軍趙固攻河東,揚言要活捉劉聰的兒子劉粲,以贖回晉湣帝。晉軍企圖偷渡洛水和汭水,襲擊劉粲的部隊,劉粲的部下王翼光發現後,馬上報告劉粲。但劉粲太過輕敵,認為趙固連堅守都忙不過來,哪裡還能渡河偷襲?沒想到當夜,晉軍就渡河襲敗了劉粲的軍隊。後來「自顧不暇」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身難保,沒有餘力再管別的事情。
|
舍本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
鄉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里中曾作過官的人。明.沈璟《博笑記》第五齣:「(雜)有人麼?(末)哪個?(雜)鄉宦拜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