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09 ms
共 9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憑河暴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上花列傳〉的小說藝術》。陳永健。臺灣大地出版社,1997。• 《從女性主義視角重讀張愛玲的小說(哲學博士論文)》林幸謙。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中國語言及文學學部,1996。• 《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林幸謙。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解讀張愛玲經典》王光東主編。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 《想像張愛玲:關於張愛玲的閱讀研究》。劉鋒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周芬伶。台灣遠流出版,1999。• 《閱讀張愛玲》黃德偉編著。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1998。• 《再讀張愛玲》...
|
具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實體存在的事物。相對於抽象而言,屬文學及哲學術語。能指出某物的明確空間或時間,能和其他事物有所分別。
|
山頹木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山崩頹,梁木摧折。語本《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比喻偉人逝世。也作「山頹梁摧」。
|
洞穴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內容摘要2 洞穴隱喻3 在教育上的啟示4 柏拉圖的形上學5 柏拉圖的知識論 內容摘要柏拉圖在理想國第七卷中,以洞穴來說明人追求善的過程。在比喻中,有一群人在地下洞穴裡,四肢被綑綁,其後方燒著一堆火,他們只能看著火光所映射出的影像,其中一人會辨識出其中虛假,走出洞穴接觸陽光。剛出洞穴的人會因為眼睛不適應光源,而無法睜眼分辨事物的真假,因此需要先從影子、水的倒影開始,認識到幻象與真實的差別,之後才能直視太陽,也就是智慧的共相 ─ 善。 洞穴隱喻柏拉圖以洞穴引喻他對真理、知識的看法。他把世界分為觀念界與現象界,而不變的知識存在於觀念界。眼前的世界是現象界,洞穴中所見之光影甚至洞穴外的真實事物...
|
司馬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著有《資治通鑑》、《稽古錄》、《涑水紀聞》等。
|
標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明意旨。《魏書.卷八五.文苑列傳.序》:「自昔聖達之作,賢哲之書,莫不統理成章,蘊氣標致。」
|
伊索寓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古代歐洲一種諷刺文學,寓人生哲學於小故事中。相傳為希臘人伊索所作,結集遠古以來流行的傳說,加以修正而成,後人續有增加。故事敘述簡潔,每含有道德教訓,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條約開放而浸染歐美文化的廈門,李春生在14歲時跟著父親信奉基督教,此後基督教義成為李春生重要的人生哲學,對他影響深遠。也由於與教會人士接觸頻繁,李春生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對他往後遊歷各地、經商都發揮了作用。20歲的李春生在廈門英商怡記洋行擔任買辦,從事西洋貨物與茶葉貿易,後因太平天國危及廈門,透過老闆的推薦輾轉來到臺灣。(同註1) 臺灣經商咸豐5年(1866),李春生來到臺灣後,跟隨寶順洋行的杜德(John Dodd)經商,從事茶葉和樟腦出口。杜德可說是早期推廣臺灣茶葉的重要人物,他從福建安溪引進茶種栽培。李春生原本為...
|
教師專業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容;2.普通教學法;3.課程;4.教學內容;5.學習者及其特性;6.教育脈絡;7.教育目標、價值、哲學和歷史背景。此論點提供教師專業化立論的重要依據。提高專業地位、強化專業形象、提升專業技能、建立專業權威,是師資培育必須走的一條路,教師專業化的倡導與研究,是師資培育的重要議題之一。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中途輟學英文關鍵字:drop out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 p.94-95,臺北市: 高等教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