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猶。《論語.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5.因而、所以。《左傳.成公八年》:「謂汶之田,敝邑之舊也,而用師於齊,使歸諸敝邑。」漢.劉向《說苑.卷一九.脩文》:「情動於中,而形於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攏。唐.黃滔〈江州夜宴獻陳員外〉詩:「多少歡娛簇眼前,潯江上夜開筵。」唐.韋莊〈謁金門.春雨足〉詞:「雲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蕩」,放縱,行為不加檢束。語出《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不羈」,不受拘束。語出《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列傳.鄒》。「放蕩不羈」原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後用以形容行為放縱隨便,不加檢點。 △「不拘形跡」、「牛驥同皁」、「放浪形骸」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了過錯卻安然不以為羞恥。《明史.卷二二○.曾同亨傳》:「此中多闇修,非可概斥。即使假名義,視呈身進取、恬不知恥者,孰愈哉?」也作「恬然不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鑽子之類的器具在物體旋轉穿洞。如:「鑽洞」、「鑽孔」。《論語.貨》:「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韻:共二十二種,如「ㄧㄛ」、「ㄨㄢ」、「ㄩㄣ」等。 聲調國音中有四個不同的聲調,分別為陰平(一聲)、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陰平(一聲)[55:]高平調,高而平的音。平(二聲)[35:]上揚調,由中高升到最高。上聲(三聲)[214:]降升調,先降到最低後再升高。去聲(四聲)[51:]下降調,由高音快速下降到最低。 參考資料(註一)鄭美珠編:《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紅葉文化,2008年6月初版。頁27-39。(註二)羅秋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聽到。如:「百聞不如一見」。《論語.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不荅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1)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憤恨。 (2) 彤:赤紅色。 (3) 以覺報宴:為表彰功勞而以宴樂酬賞。覺,音ㄐㄩㄝˊ,表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障礙、毛病。《論語.貨》:「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隋書.卷三二.經籍志一》:「譊譊成俗,而不知變,此學者之蔽也。」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齊策二》載,戰國時,昭為楚國大將,當時昭已攻下魏國的八座城池,接著又計畫討伐齊國,於是齊王派陳軫前來遊說昭,請他不要攻打齊國,陳軫就引用了「畫蛇添足」的故事作比方來說明,故事的內容是說:在楚國有個專管廟堂祭祀的人,把一壺酒賞給辦事的人們去喝。但是人多酒少,不夠大家分喝,於是大家商量了一下,想出在地上畫蛇比賽的方式,誰先畫好一條蛇,誰就可以喝那壺酒。比賽開始之後,其中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就畫好蛇,於是拿起酒準備要喝,看著別人還在慢慢的畫著,就左手拿著酒壺,右手握著筆又在地上畫了起來,並且還得意地說:「我還能有時間給蛇畫上腳呢!」蛇腳還沒畫好,另一個人已經畫好了蛇,就把酒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