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硬骨綱鯡目香科。體為紡錘狀,略側扁,長一尺許,鱗細。背部蒼黑,腹部黃白,吻帶淡紅色。產於淡水中。
鼓簡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鼓與簡板的合稱,兩者常同時演出。鼓截竹為筒,一端蒙以皮,斜於胸前以右手拍之。簡板為二竹片組成,以左手持之與鼓相和。為唱道情者常用的伴奏樂器。也稱為「漁鼓」、「漁鼓簡子」。
管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成圓柱形,稍側扁。吻長。頭尖。口極寬;上下頜具一列齒,上下頜前方各具一對犬齒。幼前鰓蓋平滑,成則具鋸齒。鰓膜與峽部游離。體被中型鱗,頭部無鱗,僅前鰓蓋具一列鱗,鰓蓋上部具些列鱗;背鰭與臀鰭有鞘鱗,尾鰭基部被較小鱗。D. IX, 13;A. III, 12;L.l. 46-48;胸鰭短圓;腹鰭極短;尾鰭稍圓。體色多變,雄體呈淡黄、橙色、黑褐色或白色;胸鰭後方有一黑斑;喉峽部及腹部色較淡;背鰭及臀鰭色淡具網紋;尾鰭黑褐色。雌色淡;從上頜經眼下緣、胸鰭基上緣至尾鰭基中央具一列黑色小點;黑點上方體色為淡褐色或黄綠色,黑點下方為白色;各鰭色淡。
鈍頭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長且側扁。吻部短;上下頜具一列尖齒,前方各具 2犬齒,無後犬齒。體被大形圓鱗,頭部無鱗,背鰭前之胸部被較小鱗,頸部裸出;腹鰭具鞘鱗。D. VIII, 13;A. III, 10-11;G.R. 16-19;尾鰭截形,或略成凹型,成時為半月型。體色因齡大小與性別而差別極大,雌自吻部至尾鰭基部具一黑色寬帶;色帶上方之頭與體綠色,下方白色;尾鰭白色,上下鰭緣橙色。雄紅色,體側具綠色垂直短紋;頸背及體側前端黃色;頭藍綠色;頰部與鰓蓋具二條金黃色斜紋;胸鰭黃色,外側具黑緣之藍斑。
腥藻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藍綠藻綱(Cyanophyceae)之一屬,大小約在2~10μm之間,細胞呈連鎖狀,細胞有空泡,其外型為螺旋狀,會產生直徑 5~7μm的異形細胞(heterocysts),常出現於受污染的水庫或湖泊中,會產生腥的臭味,在淨水處理上因加氯而使細胞易分散,造成濾床的阻塞,有些圓形腥藻(Anabaenea)種類會產生有神經毒的物質。
遊釜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遊釜中」。見「遊釜中」條。01.《魏書.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列傳下.南安王》:「又命揚徐二州,聲言俱舉,緣江焚毀,靡使所遺。建業窮蹙,遊釜內。」魚遊沸鼎"> 
奇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diacanthus fasciola (Peters, 1877)
體頗長、蛇形、黑色,吻鈍尖,口裂寬大,略上傾。兩頜具長短不等之犬牙。皮膚裸露無鱗。幼具胸鰭,但成胸鰭缺如。背鰭甚長,起始於身體中央之前。腹鰭小,約起於背鰭第三軟條下方。腹鰭與臀鰭起點間之距離小於臀鰭基。臀鰭長約背鰭之半。頭和身體散布一些細小發光器官,鰓條膜亦具小發光器;體側有發光器2行,VAV 18。
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大西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台灣西南至東沙島周邊水域及南海。
體長可達30公分左右,棲息於300~2,400公尺之水層。
偶為本省東港漁民常以底拖網漁獲之,供養殖戶餌料之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綱或條鰭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類(首網)總論
新鰭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巨口目(Order Stomiiformes)
窄鰭首目(Superorder Stenoptergii)
亞目(Suborder Photichthyoidei)
巨口科(Family Stomiidae),Barbeled Dragonfishes
二色刺尻(石美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ntropyge bicolor (Bloch, 1787)
體長卵型;吻鈍小;體前部、胸鰭與背鰭之前部為黃色;體後部、背鰭後部與臀鰭為紫藍色;眶區間具紫藍帶,向下擴展至眼下;尾鰭黃色;體長可達16公分。
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
棲息於珊瑚礁區幼常出現於淺水域,而成則移到10公尺以深處,以無脊椎動物如海膽、海參等為生的肉食性類。
為大眾化的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綱或條鰭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類(首網)總論
新鰭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蓋刺科(Family Pomacanthidae),Angelfish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三間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otia macraracanthus (Bleeker, 1852)
體圓;頭尖;體為棕;胸鰭 、臀鰭及背鰭具大黑斑;體側有3條大黑橫帶;吻端具觸鬚;體型小,體長可達8公分。
東南亞的淡水水系。
群棲河川底泥區的肉食性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綱或條鰭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類(首網)總論
新鰭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鯉目(Order Cyprin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鯉科(Family Cyprinidae),Carps or Minnow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rtes pennanti (Erxleben, 1777)
頭、頸、肩、背為暗褐到黑色,腹部褐色,有時有白點,頭軀幹長49~63公分,尾長25.3~42.5公分,雌獸體重1.3~3.2公克,雄獸2.6~5.5公克。
北美由康南部到拉布拉多,到加州中部、猶他州、大湖區、新英格蘭、阿帕拉契山,甚至到阿拉巴馬州東北部。
喜居濃密森林,常以樹洞、灌叢、廢棄的河狸窩等為暫時居所,但育幼時多住在高處的樹洞中,行走時,常以“之”字形的路徑找尋食物,一晚可走上數公里,食物包括中小型鳥獸和腐肉;適當環境下的族群密度約每2.6~7.5平方公里1隻,雄獸活動範圍平均38平方公里,雌獸活動範圍平均15平方公里,同性之間活動範圍不重疊,但異性的活動範圍有重疊;交配季在3~5月,但胚胎延遲著床,胎兒要到次年2~5月才出生,懷孕期幾近1年,一胎平均生3仔,最多可生6仔,出生時體重不到40公克,7週大時睜眼,8~10週斷奶,1~2歲性成熟,已知最長壽命10年。由於捕捉以利用其皮毛和棲地破壞,曾經一度瀕危,後因保護與管理得當,數量已增加...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貂科(Family Mustelida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