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8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清江蘇興化人。少穎悟,讀書富於別解,落拓不羈,有狂士之名。乾隆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循吏之稱。晚年躬自食,以詩酒自娛,詩、書、畫俱佳,著有板橋全集。
米食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了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更傳承了中華文化的民族鄉情。舉凡人類一切文明的發展,根植於大地,而中國的可地僅占總面積15%,在有限的環境,中國人以「順應天時,愛惜土地,尊敬生命」的生活智慧,發展出「春、夏耘、秋收、冬藏」的農業技術與文明。除此,中國人配合節氣變化,衍生出連綿循環的歲時節慶,並在節日按傳統習俗,以米製成各式各樣的米食糕餅點心,敬天地、拜祖先祈求護佑,使勞苦終歲的人們豐富了生活的滋味,更進一步與生命禮俗、歲時節慶相結合。在傳統生命禮俗中...
枝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的枝與節。元.陶宗儀《南村輟錄.卷二八.凌總管出對》:「竹本無心,外面自出枝節。」
肩摩踵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數眾多,前後相繼不絕。參見「摩肩接踵」條。元.陶宗儀《南村輟錄.卷二八.嘲回回》:「一日娶婦,其昏禮絕與中國殊。雖伯叔姊妹,有所不顧。街巷之人,肩摩踵接,咸來窺視。」
不食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不能開墾種或無法生產糧食的土地。《禮記.檀弓上》:「吾縱生無益於人,吾可以死害於人乎哉?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戰國策.秦策四》:「此皆廣川大水,山林谿谷,不食之地。」
睫穗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蓼類型:一年生草本植株大小:20至50公分高生育環境:全台海拔兩千兩百公尺以下向陽荒廢地、路旁、休農田等地隨地可見莖的特徵:光滑且多分枝,直立或斜上生長,節間可生枝毛:睫毛狀的纖毛分布在托葉、葉片、苞片葉的特徵:闊披針形或長披針形,葉被的葉脈上有毛,葉緣有纖毛花朵著生位置:總狀花序成穗狀,花多數,頂生或腋生苞片:苞片的纖毛遠比花朵還大類型及顏色:雌雄同株離瓣花,粉紅或紫紅色花朵大小:單朵約2至3釐米長,花序為2至5公分長花莖:與托葉幾乎等長花被:花被5裂,裂片倒卵狀橢圓形,基部有腺點雄蕊與子房:5枚及1室柱頭:頭狀3...
戲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傳統舞臺表演的藝術形式。係綜合文學、音樂、舞蹈、武術等藝術,由演員以歌舞、動作、對白演出故事。元.陶宗儀《南村輟錄.卷二七.雜劇曲名》:「稗官廢而傳奇作,傳奇作戲曲繼。」
國立桃園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強體魄 經營策略民主法治建立制度分層負責 校訓除了全台學校共同校訓「禮、義、廉、恥」外,另外以「勤苦讀 勞動創造」作為其校訓。 校徽圓形的校徽中,是一個「稻穗」圍成的框架,而圓形的中間,是「齒輪」圖案,象徵桃園農工;農工並重。 教學單位農業經營科園藝科畜產保健科機械科模具科生物產業機電科化工科汽車科動力機械科電機科電子科綜合職能科 簡史本校創立於民國27(1938)年4月25日,原名「新竹州立桃園農業學校」為五年制學校,校地面積29公頃。民國34(1945)年更名為「臺灣省立桃園農業職業學校」分設高、初級部,由黃朝儀...
葉石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 評價鍾肇政、葉石濤被文壇譽為「北鍾南葉」,一客家、一閩南,兩人都屬牛。葉石濤曾比喻兩人有如兩頭勤的台灣牛,一輩子都辛勤地在耘台灣文學。兩人也都著作等身,享譽文壇。 光復後兩老都經歷從日文到中文書寫的艱辛過程,而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是戰後第一本台灣文學史著作,鍾肇政也讚譽葉石濤是台灣文學研究的奠基者。 引用參考http://www.pts.org.tw/~prgweb1/2000/writer2_07.htm公共電視台_作家身影http...
僑光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建校園意象、優化校園空間。2.充實教學資源、提昇研究能量。3.重視學生品質、強化教育功能。4.深服務科技、提升產學動能。5.整合學校資源、邁向優質科大。6.統整產業資源、形成技職重鎮。 未來發展特色1.強化行政支援教學研究及服務為導向之校務行政。2.推動理論與實務並重,科技與人文兼顧之教學目標。3.以管理、商學、人文社會與科技領域為重點之整合研發取向。4.以技術服務及推廣教育回饋地方貢獻社會。5.把握學院整合發展特色並朝精緻化科技大學為藍圖之發展目標邁進。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國道一號高速公路(中山高速公路):台中交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