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朝王子一寫的《誤入桃源》雜劇中,描述漢明帝時有二個書生劉晨、阮肇,他們為逃避亂世,在天臺山下隱居修道。一日採藥迷路,偶遇太白金星化身的樵夫,太白金星問他們為何不去求取功名,卻在山中隱居修道。劉晨、 阮肇回答說:「這幾年天下荒亂,干戈並起,官場黑暗險惡,所以避入山中修行。如此便不必管外界的紛紛擾擾,是是非非;隱姓埋名,作一個莊稼人,與麋鹿魚蝦為伴,悠閒地過日子。」「隱姓埋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指隱瞞姓名,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
自求多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自己的能力求取福祿。《詩經.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汲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努力求取、不休息的樣子。《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發現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效率一事,有如下陳述: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决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動歷程,而非只是被動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結果。(林怡綺,2007) 教學歷程教師建構適宜的教學情境。呈現教學主題。引導發現的方法或活動。學生提出假設。小組討論或探究活動。發現原理原則。回饋、討論或驗證。 教學原則必須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在輕鬆自由的氣氛下進行...
犬馬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人臣對君王表達效忠之心,也用來表示願為他人效勞的用語。《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公既奉詔討賊,備敢不效犬馬之勞?」《西遊記》第一二回:「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也作「犬馬之力」。
求同存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共同點、保留相異處。如:「經過幾次熱烈的討論,求同存異,終於有了初步的共識。」
進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發向上,求取進步。如:「樂觀進取」。《孟子.盡心下》:「狂簡進取,不忘其初。」
認知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的;甚至可以說,教學生學習認知策略,由重於教其學習知識。因為只要學到了認知策略,學生就會有能力自行求取新知是。在認知教學歷程中,應該教學生學習何種認知策略?以下三點是蓋聶的建議(Gagné, 1985)。1.學習增進記憶的策略記憶是學習一切知識的首要條件。按訊息處理論的原則,記憶有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之分。在學習新知識時,短期記憶的有效運用是最重要的。如何增進短期記憶?可參考以下五點建議:(1) 先從注意開始;(2)多碼並用原則;(3)意元集組原則(4)運作記憶原則(5)運用複習原則。2.學習組織知式的策略如果所學的是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術不正、虛偽陰險。如:「奸臣」、「奸笑」、「奸雄」、「奸詐」、「老奸巨滑」、「姑息養奸」。
背叛國家或團體的人。如:「奸細」、「漢奸」、「內奸」、「為國除奸」。
違法、犯罪的事。如:「作奸犯科」。
打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藉故向人求取財物。《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他自不會作家,把個大家事費盡了,卻來這裡打秋風。」《儒林外史》第四回:「張世兄屢次來打秋風,甚是可厭。」也作「打秋豐」、「打抽風」、「打抽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