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人之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識別、拔擢人才的眼光及本領。《後漢書.卷六四.吳祐傳》:「功曹以祐倨,請黜之。太守曰:『吳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雖懷位之懼,且乏知人之明,自揣庸虛,終難上報。」也作「知人之鑒」。
感化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特殊的教育場所。收容對象以犯罪輕微之未成年人為主;除施以精神教育以感化其人格外,並有學業輔導或職業技術訓練等課程,以便其回歸社會後得以繼續升學或從事正當工作。如:「他因犯了偷罪被送進少年感化院接受感化教育。」
力屈計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謀、辦法都已用盡。《太平廣記.卷一六六.吳保安》引《紀聞》:「吾今在厄,力屈計窮。」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二○齣:「吾想此輩鼠狗偷,豈有深謀遠計,連日被我戰敗,力屈計窮。」
樂道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貧樂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文子.上仁》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於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凶。德貴无高,義取无多。不以德貴,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1>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2>。……」 〔注解〕 (1) 欲:欲望。 (2) 妄取:隨便拿取。
無名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隱沒或亡失姓名的人。《三國演義》第六○回:「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以為己能,止好瞞足下耳!」
有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骨氣,夠膽量。[例]他邊追邊對逃跑的賊喊道:「有種別跑!」
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末位、末列。漢.王襃〈四子講德論〉:「曩從末路,望聽玉音,動心焉。」
瓜剖豆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瓜被剖開,豆從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國土被併吞、分割。南朝宋.鮑照〈蕪城賦〉:「出入三代,五百餘載,竟瓜剖而豆分。」《南史.卷九.陳武帝本紀》:「自八紘九野,瓜剖豆分,帝偷王,連州比縣。」也作「瓜分豆剖」。
銀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銀子、白銀。因銀以兩計,故稱為「銀兩」。《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那一夥強盜聽了說話,果然只取包裹來,搜了銀兩去了。」《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既是女流,為甚麼不守閨範,私自逃出,又偷了宋家的銀兩,潛蹤在本縣地方做甚麼?」
比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到處。《聊齋志異.卷八.夢狼》:「歎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