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7.2689 ms
共 1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繁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繁多複雜。宋.秦觀《淮海集.卷三五.法帖通解序.史籀李斯書》:「長安下士人程邈,得罪繫寧陽十年,從獄中增減大篆,去其繁複。」
|
斬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即不留餘地。 斬草除根 趕盡殺絕 辨似例句 ○ ㄨ 警方連日取締了許多的不良場所,務求~,杜絕罪惡的溫床。 ㄨ ○ 使用流刺網捕魚,是種~的作法,對漁業資源傷害很大。
|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反背叛,罪惡重大。或行為嚴重違反常理。《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宣言司馬師大逆不道,今奉太后密詔,令盡起淮南軍馬,仗義討賊。」《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他們膽敢出賣這些大逆不道的書,這等書店就該重辦。」也作「大逆無道」。
|
逍遙法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者逃過法律制裁,仍自由行動。如:「我們不能讓壞人逍遙法外。」
|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栗太子,竇太后欲以孝王為嗣,袁盎等臣反之。孝王心有怨懟,遣人刺殺袁盎等未果。竇太后向景帝說情,始免其罪。後景帝益疏遠之,歸國病逝,謚孝王。
(5) 安國:韓安國(?∼西元前127),字長孺,西漢成安人。事梁孝王為中大夫,景帝時吳、楚反,敗吳兵。武帝時官至御史大夫、衛尉。後匈奴入侵,安國以材官將軍屯漁陽,兵敗,嘔血而死。
(6) 張羽:西漢人,生卒年不詳,梁孝王劉武之將。七國之亂,與韓安國拒吳軍於東界,羽力戰,吳軍不得過梁。
(7) 扞:音ㄏㄢˋ,保衛。同「捍」。
(8) 以故:因此。〔參考資料〕 《漢書.卷七三.韋賢傳》玄成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賢,而文采過之。建昭三年薨,諡曰共侯。...
|
不寒而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勢力,所以獲得賞識,官運一帆風順。義縱擔任南陽太守時,都尉寧成掌握關稅大權,所以為所欲為,沒人敢得罪他。義縱知道寧成的惡行後,就決定從此人開始好好整治南陽。寧成也知道義縱的手段強硬,不想得罪他,於是在義縱上任之時,帶領眾人在路旁恭敬地迎接。義縱知道寧成只是想要拉攏自己,就對他不理不睬。上任之後,義縱著手收集寧成犯罪的證據,逮捕寧成,將他家的人全部殺掉,財產也充公,致使當地的兩大富豪孔氏和暴氏,害怕自己的罪行也被義縱揭發,嚇得搬離了南陽。後來義縱又升為定襄太守。該地治安不好,所以義縱一到定襄,先將牢中兩百多名囚犯改判死刑,又將曾前往探監的親友也抓起來,說這些人企圖為犯人開脫,全部處死,一天之內...
|
將計就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計就計」指利用對方的計策,順水推舟,反施其計。多用於元曲。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中所描述的情節為:春秋時晉國六卿中,智伯的勢力最大。他還企圖擴充勢力,吞併韓、趙、魏三家,所以假借晉侯之命,以恢復晉國霸業為由,向韓、趙、魏索取領地。韓康子、魏桓子不敢得罪,只好答應,趙襄子則堅決不肯答應。智伯怒而命令韓、魏二家一起發兵攻打趙家,並親作主帥。趙家兵馬退居晉陽,並憑著地險與人和的優勢,死守晉陽城。因為晉陽城久攻不下,智伯想到,如果將晉水上游蓋個水壩,攔住上游的水,將水引進晉陽城,那麼晉陽城不就攻下來了。智伯趁著洪水來襲,將晉水引入晉陽城,晉陽城危在旦夕。趙襄子派家臣張孟談連夜出城到韓、魏二家營...
|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刀殺人」指借別人的刀來殺人。例如在《後漢書.彌衡傳》裡有一則故事:東漢末年,有個名叫禰衡的年輕人,他相當有才華,但脾氣不好,常常得罪人。曹操本來很喜歡他,但後來被他傲慢的態度觸怒了,氣得想殺掉他。但又因為他聲名在外,怕遭來非議,於是將他送給荊州刺史劉表。劉表之前也聽聞禰衡的才華過人,對他十分禮遇,所有的文書奏章都徵詢他的意見。但禰衡仍不改暴躁的脾氣,以致劉表也受不了他,想到江夏太守黃祖跟他個性一樣,於是就將他送給黃祖。黃祖剛開始也相當重用他,而禰衡也克盡職責。但有一次黃祖在宴請賓客時,禰衡當場和他起了衝突,而且出言不遜,黃祖一怒之下就將他殺了。曹操當初把禰衡送給別人就是想借別人的手殺他,後...
|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
02.《三國演義.第一○回》:「陶謙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乃張闓之惡,非謙罪也。」
|
不絕如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有一線連繫未斷。比喻局勢危急。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煢煢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也作「不絕如線」、「不絕若線」。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