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49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一八.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1>師初謁南泉,泉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師曰:「有主沙彌。」泉曰:「那個是你主?」師近前躬身曰:「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候萬福。」泉器之,許其入室。頌曰:「解把一莖野草,喚作丈六金身2>。會得頭頭皆是道,眼中童子面前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續傳燈錄.卷二六.慧力洞源禪師》。 (2) 金身:以金飾身的佛像。〔參資料〕 《續傳燈錄.卷二六.慧力洞源禪師》佛祖不立,雨落街頭自溼。凡聖何依?晴乾自是無泥。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語︰過橋抽板注音︰ㄍㄨㄛˋ ㄑ|ㄠˊ ㄔㄡ ㄅㄢˇ漢語拼音︰guò qiáo chōu bǎn釋義︰猶「過河拆橋」。見「過河拆橋」條。 01.《孽海花.第三一回》:「這還不容易,你不認識,我可都認識。只要你不要過橋抽板,我馬上去找他們,一定有個辦法,明天來回復你。」 參詞語︰過橋拆橋注音︰ㄍㄨㄛˋ ㄑ|ㄠˊ ㄔㄞ ㄑ|ㄠˊ漢語拼音︰guò qiáo chāi qiáo釋義︰猶「過河拆橋」。見「過河拆橋」條。 01.《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好是好的。但是現在的人,總是過橋拆橋,轉過臉就不認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請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吐哺握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求賢殷切。參見「握髮吐哺」條。宋.陸游〈謝費樞密啟〉:「雖吐哺握髮之勞,曾靡遺於一士,然引坐解顏之遇,顧豈在於他人。」
池魚之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宋司馬桓有寶珠,後因畏罪出亡,故投珠於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尋珠不著,而池魚卻因此而亡。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一說為春秋時,宋人名池中魚者,居近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一說為宋城門失火,眾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魚死。俱見《太平御覽.卷九三五.鱗介部.魚上引風俗通》。後比喻無辜卻受牽累而遭禍。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池魚之殃。」也作「池魚之禍」。
氣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雲氣。漢.劉向《說苑.卷一八.辨物》:「聖王既臨天下,必變四時,定律歷,天文,揆時變,登靈臺以望氣氛。」唐.張說〈遊洞庭湖〉詩:「平湖曉望分,仙嶠氣氛氳。」
耿耿於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某事長久縈繞於心中,不能釋懷。[例]她對聯失常一事,直到現在仍耿耿於懷。
逆來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語︰逆境順受注音︰ㄋ|ˋ ㄐ|ㄥ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nì jìng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陳錄《善誘文.對治十常》:「居富貴常憐貧困,受快樂常恐災禍,見在常生知足,未來常思戒懼,冤結常求解免,衣食常思來處,起念常教純正,出語常思因果,逆境常當順受,動靜常付無心。守此十常,更無煩惱。」(源) 參詞語︰橫逆順受注音︰ㄏㄥˊ ㄋ|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héng nì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劉克莊〈臘月二十二夜漏下數刻小飲徑醉坐小閤睡傍無侍者仆於戶限眉鼻傷焉流血被面記以六言〉詩...
簞食壺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語︰壺漿簞食注音︰ㄏㄨˊ ㄐ|ㄤ ㄉㄢ ㄙˋ漢語拼音︰hú jiāng dān sì釋義︰即「簞食壺漿」。見「簞食壺漿」條。 01.宋.張擴〈賀張樞密再除知府院啟〉:「自應壺漿簞食以迎王師,誰不下馬投戈而拜。」 02.宋.蘇軾〈新渠詩序〉:「太守趙侯始復三陂疏召渠,招懷遠人,散耕于唐。予方為旅人,不得親執壺漿簞食,以與侯勸逆四方之來者。」
格物致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物致知」為〔大學〕八目中的兩個,是誠意、正心乃至治國平天下的先行工夫。〔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說:「物格而后知至,如至而后意誠,……國治而后天下平。」可見格物致知是很重要的工夫。然而在〔大學〕文中,對格物致知的意義並沒有明確的解釋。後來的學者於是對格物致知作出各種不同的說法,據說有百數十種之多,而較重要的,是下面的幾種說法。
  1.朱子及陽明的解釋
  朱子在〔大學章句〕中,認為〔大學〕應有對格物致知作出解釋,如同對誠意、正心以至治國、平天下都有所說明一般,只是後來亡佚了。於是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查、察辦。通「按」。《戰國策.趙策二》:「臣竊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丞相言灌夫家在潁川,橫甚,民苦之,請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