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駕輕就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2.釋義 駕著輕車走熟路。就︰走上。 3.用法 比喻對某事有經驗,熟悉情況,做起來容易。 4.義近.義反 義近 輕車熟路、得心應手 義反 初出茅廬、初試啼聲 5.例句 對於這些國中題目,大學教授們處理起來,可說是駕輕就熟。
對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叫做隔句對,又稱扇對。如:1.于右任<題中央圖書館>:「文化五千年,會群流而歸大海;圖史十萬冊,開寶以利後人。」2. 宋‧吳均<與宋元思書>:「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長偶對凡在語文中,奇數句與奇數句相對,偶數句與偶數句相對。叫做長偶對,又稱長對。如:1.明‧顧憲成<無錫東林書院楹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2.梁實秋<客>:「茶,泡茶,泡好茶;坐,請坐,請上坐。」 参考資料(註一)張春榮著:《修辭行旅》,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1月初版。頁149-222。(註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多出的、剩下的。如:「餘錢」、「不遺餘力」。宋.王庭珪〈和周秀實家行〉:「先輸官倉足兵食,餘粟尚可瓶中。」
不二法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門徑。 (5) 文殊師利:佛教菩薩名,生卒年不詳,簡稱為「文殊」。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和觀音、地、普賢並稱四大菩薩。相傳山西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 (6) 維摩詰:僧人,生卒年不詳。維摩詰為胡語的音譯。意譯為「淨名」、「無垢稱」。為《維摩詰經》的主角。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時之須注音︰ㄅㄨˋ ㄕˊ ㄓ ㄒㄩ漢語拼音︰bù shí zhī xū釋義︰即「不時之需」。見「不時之需」條。 01.宋.蘇軾〈後赤壁賦〉:「我有斗酒,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源) 02.宋.陳亮〈送徐子才赴富陽序〉:「平時所以為民慮者甚周,緩急不時之須,亦為民計而已矣。」
含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於內而不表露於外。唐.杜甫〈課伐木〉詩:「雷雨蔚含蓄,牆宇資屢修。」也作「涵蓄」。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內容3 意義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唐.孟棨《本事詩》 故事內容南朝陳的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非常恩愛,本來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隋文帝派兵滅陳,徐德言便將鏡子破成兩半,一半自己收著,一半交給公主,並和她約好,如他們分散了,就在每年的元宵節,拿鏡子到市場上去賣,以求有重逢的機會。後來,將軍楊素虜去樂昌公主,使他們夫婦分散了。到了元宵節,公主派老僕拿鏡子去市場上賣,結果真的遇到了徐德言。楊素被他們兩夫婦的真情感動,便將公主還給徐德言,夫婦終於能夠團圓。 意義比喻夫妻離散或感情決裂後重新團圓合好。 相似詞無 相反詞分釵破鏡、勞燕分飛 例句經過了一段時間與一些波折,他們夫妻...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教,盡是這般道理。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期使提問的人不落於知見。(二)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傅欽之1>作中丞,言鄭仲馮。一日,貢父2>逢之,曰:「小姪何過,致起臺章3>?」欽之慚云:「也只三平二滿4>文字。」貢父熟視5>笑曰:「七上八下人才。」 〔注解〕 (1) 傅欽之:傅堯俞(西元1024∼1091)...
沾沾自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 2.釋義 沾沾︰自得的樣子。 3.用法 形容自以為不錯而洋洋得意的樣子。 4.義近.義反 義近 洋洋得意、詡詡自得、自鳴得意、洋洋自得 義反 妄自菲薄、自輕自賤 5.例句 如果在課業上稍有好表現而沾沾自喜的人,將來絕對不會有多大的好出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說文解字.人部》:「億,安也。」《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故和聲入於耳而於心,心億則樂。」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