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奪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作詩文雖效法別人,但不露痕跡,且能創出新意。語本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山谷言:『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也作「換骨奪胎」。
零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落分散。《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傳.邵攜王綸傳》:「無事涉疑,遂使零散。」唐.白居易〈憶杭州梅花因敘舊遊寄蕭協律〉詩:「歌伴酒徒零散盡,唯殘頭白老蕭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踐踏、踩踏。通「蹂」。《漢書.卷五四.李傳》:「且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民食興洛倉者,給授無檢,至負取不勝,委於道,踐輮狼扈。」
只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有。用於連接句子,表示須具備必要的條件方可,下文常有「才」、「方」、「乃」等字相呼應。如:「這件事情只有你去才能辦妥。」《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陽,得了金,立為吳王,乃是王者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湘江的支流。發源於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北部,西流經湖南省醴市,於株洲市株洲縣城淥口鎮注入湘江。
洞天福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天」及「福地」原是道教中用來指神仙真人所居住的地方,多位於名山勝景中。在一些道教典籍裡,我們可以見到這方面的記載,如宋代張君房的《雲笈七籤》,便羅列了所謂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福地。其實早在唐代李冲昭的《南嶽小錄.敘嶽》,也提及了南嶽衡山中的洞天福地,文云:「復有神仙聖境曰朱洞,洞天也。」又云:「青玉壇、洞靈源、光天壇,悉是福地。」李冲昭是個求道者,他為尋訪神仙靈跡,故深入南嶽衡山之中,然後將觀察訪談所得事跡記錄下來,即成《南嶽小錄》。他書中提及的幾處洞天福地,後來在張君房的《雲笈七籤》中亦可見。至於這些洞天福地究竟是否曾有神仙居住?李冲昭則說:「唯求古來舊記,希窮勝異之事,莫...
互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互感應。漢.李〈答蘇武書〉:「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
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千年。比喻長久的時間。漢.李〈與蘇武詩〉:「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梁公九諫》:「上流者,大吉之兆,永保千秋。」
反老還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返老還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返老還童」原作「反老為少」。何遜(?∼西元518),南朝梁詩人,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字仲言,官至廬王記室。能詩文,文章與劉孝綽並稱,世號「何劉」。在〈神仙〉一文中,何遜敘述神仙的生活,認為他們能夠把醜陋的相貌變美麗,又可以從衰老變回年輕。後來「返老還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年紀雖大,卻像年輕人一樣精力充沛。「返老還童」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雲笈七籤.卷六○.諸家氣法》:「日服千嚥,不足為多,返老還童,漸從此矣。」在晉朝葛洪所著的《神仙傳》裡,另外記載了一個關於「返老還童」的故事。淮南王劉安是漢朝的貴族,他雖然享盡榮華富貴,可是仍想...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當時校址在四川1947年 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已遷回南京),考取北京大學和金大學,因北方動盪,選擇金大學外文系1949年 轉入廈門大學外文系,七月隨父母遷居香港1950年 移居台灣,考取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三年級1952年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以榜首考進聯勤陸海空軍編譯人員訓練班,詩集《舟子的悲歌》出版1953年 入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部總連絡官室服役,任少尉編譯官1954年 詩集《藍色的羽毛》出版,與覃子豪、鐘鼎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