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51 ms
共 10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晚成大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器晚成」之典源,提供參考。 #《老子.第四一章》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2>,大器晚成,大音希聲3>,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德經》。
(2) 無隅:沒有邊角。
(2) 希聲:沒有聲音。〔參考資料〕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1>上士昏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昏道,若昏若亡。下士昏道,大之。弗大九,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又之:明道女孛,...
|
生民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靈塗炭」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丕又進王永為左丞相,苻纂為大司馬,張蚝為太尉,王騰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徐義為司空,苻沖為車騎大將軍、尚書令、儀同三司,俱石子為衛大將軍、尚書左僕射,領官皆如故。永又檄州郡曰:「昔夏有窮夷之難,少康起焉;王莽毒殺平帝,世祖重光漢道;百六之運,何代無之!天降喪亂,羌胡猾夏1>,先帝晏駕2>賊庭,京師鞠3>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聖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歸屬,必當隆中興之功,復配天之美。……」 〔注解〕
(1) 羌胡猾夏:指姚萇率領西北方的少數民族侵擾中原。羌胡,泛稱我國西北方少數民族。...
|
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術數用語。命相家用來指面部近耳門的地方。《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傳.袁天綱傳》:「學堂瑩夷,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
|
避君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退避三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設計害死了原來的太子申生,接著又慫恿晉獻公派兵捉拿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吾,兩人於是先後逃奔出國。後來晉獻公過世,奚齊也被臣下所殺,這時逃亡國外的夷吾則回國繼位為國君,即晉惠公。晉惠公害怕重耳會回國謀奪君位,於是派人暗殺重耳。此時重耳則是在國外繼續著流亡的日子,其間經過許多國家,但大部分國家的君王對他都不怎麼禮遇。最後到了楚國,楚莊王以酒宴盛情款待,並且問說:「將來你如果回到晉國當上國君,將要如何報答我呢?」重耳說:「奴僕和玉帛,楚國本來就有;珍禽異獸的羽毛皮革,則是楚...
|
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猛獸。似虎,毛灰白色。《書經.牧誓》:「如虎如貔。」漢.孔安國.傳:「貔,執夷,虎屬也。」
|
疑信參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將信將疑」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華〈弔古戰場文〉(據《李遐叔文集.卷四》引)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其存其沒1>,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悁悁心目,寢寐見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為之愁,草木淒悲。弔祭不至,精魂無依。必有凶年,人其流離。嗚呼噫嘻!時耶命耶!從古如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注解〕
(1) 沒:音ㄇㄛˋ,死。通「歿」。
|
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勢高峻。《文選.鮑照.蕪城詩》:「崒若斷岸,矗似長雲。」唐.李善.注:「崒,高峻也。」唐.韓愈〈伯夷頌〉:「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乎泰山不足為高。」
|
刻足適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削足適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淮南子》是由西漢淮南王劉安召集門下賓客所撰寫,共二十一卷,是一本以道家思想為主軸,旁及其他各家的雜家鉅著。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於是設計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挑撥離間了晉獻公和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吾的感情,逼使他們逃奔出國,而讓晉獻公派兵捉拿他們。《淮南子.說林》評論此事,認為骨肉之間本來應該互相親愛的,但因為受了壞人的挑撥離間,即使是父親,也會殺害親生的兒子。這樣的情形就好比把腳削小以適合鞋子的尺寸,把頭砍小以便可以合適的戴上帽子一樣。這是說為了適應鞋子和帽子的尺寸,不惜劇肌傷骨,這是完全不顧客觀的實際狀況,而一味勉...
|
聚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村落。《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遂成聚落。」《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贊曰》:「參差聚落,紆餘岐道。」
|
鴉片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不若與清廷談判更直截了當,因此有駐使北京的念頭。但清政府對此條約的態度一如傳統帝王,只是為了羈糜夷秋而已,無意認真履行其內容,因此英軍一離開北京,北京的保守氣氛隨即高漲。因此引起了後來的兩次英法聯軍。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南京條約英文關鍵字:Treaty of Nanking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239~242。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