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1.2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念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教育活動的實施雖不限於學校,但是學校卻是貫徹教育的最大機制。我們特別將廣義的教育方式,視為學校教育內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活動。體會運用「念分析」的方法去省察教育方法的思考邏輯。分析學者認為「教學」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活動。對教者而言,他有一種意圖,打算使學生學到某事。因之,「教學」的念其實以蘊含著「成效」的意義,有些分析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數值表現事物發生的可能性。也稱為「或然率」、「機率」。
念學習與範疇劃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範疇劃分(categorization)是指在某脈絡下將事物分類的歷程。念(concept)通常特指人類心智所產生的範疇,是事物的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念間能以各種關聯(例如因果、從屬等)形成階層性或非階層性的念系統,人們藉此理解、解釋與預測生活世界。形成範疇一方面使我們能夠將已知事物的經驗用於理解與預測新事物(例如:賦予一隻未曾見過的野生大貓老虎或豹的已知特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錯誤的推論(例如以族群刻板印象套用在一個新認識的人身上)與偏差的知覺判斷。   人們如何形成範疇一直是哲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界的主要研究議題。一個直觀的看法是人們傾向將相...
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念與科學方法,經常被認為科學教育的兩個主要學習內容;科學念主要是指科學事業的產物,代表特定科學知識的整個結構體,而不是單一的個別知識。因此科學念就是一個確定的架構,可以用來理解或解釋外界確定或不確定的現象或事件。以科學念為主與以科學的零散事件或事實為主的科學教育大不相同,前者強調教導基本的科學念,用來含攝或應用到多數的科學事件或事實;後者重視對科學事件或事實的機械式記憶。而且當認知主體進行學習時,其既有的科學念不是被動或靜態的等待新知識的加入,反而發揮主動且動態的功能指導認知主體去理解與融合新的知識。經由學習的過程,學童的既有念可能不變也可能改變。
  學童的科...
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區別狀況,而以同一標準看待事物。參見「一而論」條。《抱朴子.釋滯》:「各從其志,不可一而言也。」
機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率念(Probability concept)目錄1 基礎念2 機率類別2.1 實驗機率2.2 理論機率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基礎念1.現實與可能:機率主要是一種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對於未來可能的事物,我們做一個估算的發生估計值,因此機率並非代表百分之百絕對的念,而是一種可能、預測的涵義。2....
機率錯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率錯誤念(Probability wrong concept)目錄1 前言2 錯誤決策2.1 代表性2.2 可獲得性2.3 因果策略2.4 後果取向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前言對於國小學生而言,可藉由直覺來判斷出某些簡單問題的機率大小,舉例而言,當有不同花色卡片的問題時,學生可簡單地找出哪一種選擇具有較大的贏面,但對於較複雜的問題,其可能仍然運用自己的直覺或本能來回答問題,而此時將產生不適用的解題方式,導致許多錯誤觀念的衍生。 錯誤決策 代表性所謂代表性意旨,樣本會代表母群體的分配,或者可反映出一個事件的發生機率,因...
然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科學上的機率而訂立的原理。
錯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常會出現對正確科學念曲解和誤解,從教師或學科專家來說是不正確的,這稱之為錯誤(或迷思)念。但由於這個名詞並沒有適度尊重學生自己建構意義的努力,因此有人傾向於使用先入念(preconception)或另有架構(alternative framework)等名詞。
  例如,麥克斯基(M. McCloskey)發現有不少的高中生及大學生認為如果一個人從懸崖上往前衝,會繼續以水平的方向跑一段,直到這個人的內在動量(衝量)耗盡了,然後才垂直掉落谷底。這個念是錯誤的,而有這種念的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的學習有高度的抗拒性。
  小學生中也有許多人有錯誤念,如「在空氣中...
關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科知識有其範圍、結構及研究方法,幼兒無法了解知識結構,必須由實際操作經驗的累積中領悟基本念,以作為將來學科知識學習的基礎。關鍵念便是幼兒透過經驗而了解之基本念。
  關鍵念是建立在多種理論基礎之上。如皮亞傑(J. Piaget)認為幼兒的念學習必須經歷三種經驗:物理的、社會的及邏輯的。物理經驗即感官動作的實際經驗;社會經驗即社會共同約定的語言或習俗等;邏輯經驗即不同經驗中歸納出的共同點,並能以語言或符號來代表其意義。
  布魯納(J. Bruner)提出發現學習與螺旋課程的觀點,並以之解釋學科知識的學習。關鍵念的學習結構不作學科內容的組織,而是由念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