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ing)的原理所研發的治療法,認為行為是經由條件學習而獲得,也可以根據反條件的方式讓學習解除。讓焦慮的當事人,先學會嫻熟放鬆(re1axation)的動作,然後要當事人把會引起焦慮的情境或事件,依焦慮程度的高低作適當排列(例如從零焦慮——自己在房間唱歌,到100%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衝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衝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一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 (心理學)|轉移(displacement),精神壓抑|壓抑/檢查制度|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心理投射|投射(projection),理智...
著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慮、急躁。《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到底是件甚麼事?兄弟可作速細細寫來與我,我不著急就是了。」《紅樓夢》第二○回:「頭一回自己贏了,心中十分歡喜。後來接連輸了幾盤,便有些著急。」
焦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度焦慮發急。《西遊補》第一二回:「卻不見個師父,越發心中焦急。」
憂心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憂慮有如火在焚燒。比喻非常焦慮不安。三國魏.曹植〈釋愁文〉:「予以愁慘,行吟路邊,形容枯悴,憂心如焚。」《三國演義》第八○回:「憂心如焚,命不久矣。」也作「憂心如惔」。
隔離作用(Iso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ualization)一同討論。隔離作用,是指個體在可能受到情感傷害的情境中,為避免情感涉入之後的焦慮和痛苦,退回被動、冷漠的狀態,將情緒與事件隔開(把痛苦的感覺從意識層面中加以區隔),使用過度理性的態度面對帶有情感的情境;或是個體將不愉快記憶從腦中意識上特意隔離,以減少情緒的涉入,減輕對本身的打擊和傷痛。例如用理性口吻陳述罹患癌症或可怕的車禍事件,或是醫生和護士常需以理性態度面對充滿病痛和死亡的工作環境。隔離作用(Isolation)與理性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的區辨在於,前者是將自我情緒與想...
壓抑作用(Rep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度痛苦的經驗或慾望,潛抑至無意識之中,個體試圖將其遺忘或強行置之不理,藉以減輕內心的罪疚感,或解除焦慮及痛苦的狀態。由於從意識層驅入潛意識層,這些壓抑到潛意識裡的潛抑訊息,僅是暫時的潛伏,並未被遺忘或消失,仍會持續地暗中影響個體的行為,使個體在日常表現中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究理的莫名舉動,抑或產生奇異難解的感覺。潛抑在潛意識裡的內心衝突,其強度並未減弱,它們仍不時以不同方式從潛意識竄越而出,因此個體須不斷耗費心力,才能將其壓抑,使個體常感心神耗竭。對痛苦體驗或創傷性事件的選擇性遺忘,是壓抑的典型表現。小至日常的...
當個體對目前的情境變化,完全無法控制,或是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完全無法預測時,個體的認知功能,就會因為沒有辦法解決困難而解體。長期延續下去,將會因無法克服焦慮、恐懼、痛苦等壓力,而喪失求生鬥志,放棄一切,進而陷入絕望。根據制約學習理論的說法,這是經由操作制約的過程習得的,這種現象是由動物實驗中所發現的,動物可以經由操作制約的歷程,學習到某些要求的行為,但若訓練時處罰的打擊太重,可能使牠感覺到永遠無法逃脫,這時縱使停止打擊,牠反而不願逃脫,稱之為學習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塞利格曼認為長期陷入被...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無法察覺的訊息,包括慾望、衝動、負面經驗和創傷記憶等等.而一旦這些訊息浮現在意識層面時,個體會感到焦慮不安[註五]。 註釋[註一] Richard J. Gerrig with Philip G. Zimbardo.(2010). pG-4 MA: Pearson Education, Inc.[註二]陳皎眉,《心理學》p113,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民國99年1月。[註三]陳皎眉,《心理學》p114,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民國99年1月。[註四]陳皎眉,《心理學》p114,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民國99年1月...
困心衡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苦心焦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