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 「失所」則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餘萬人對抗,戰到最後,不敵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連累,全部被處死,從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沒有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
啟發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生活經驗,以利於學習新教材作準備。 提示:由教師先準備教材。 聯合:以問答討論的方法,將教材加以分並與日常生活經驗做比較,找出彼此之間的差異。 總括:分結果做排序,成為有條理之觀念。 應用:使學生應用知識於日常生活中,熟練所學並觀察所學是否正確。
事後回溯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研究步驟2 =確認研究問題2.1 確立假設2.2 選取比較組2.3 控制無關變項2.4 蒐集與分資料2.5 發現的詮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研究步驟事後回溯研究雖然無法操縱自變項和不可能隨機分派受試者於各組,但有好幾個程序可用來設計,以增進控制和限制似乎合理之競爭性假設。 =確認研究問題事後回溯之首要步驟,在於確認包含依變項可能之原因在內的研究問題。對可能原因之選擇,是根據以前研究,以及研究者解釋被研究現象之觀察結果而來。 確立假設確認可用來解釋關係似乎合理之競爭性假設。 選取比較組找出或選取可供比較之組別,即就...
觀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分或批評問題、事象等所依據的立場或角度。如:「各人觀點不同,不要為此傷了和氣。」
發現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動歷程,而非只是被動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結果。(林怡綺,2007) 教學歷程教師建構適宜的教學情境。呈現教學主題。引導發現的方法或活動。學生提出假設。小組討論或探究活動。發現原理原則。回饋、討論或驗證。 教學原則必須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在輕鬆自由的氣氛下進行。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易於「發現」知識。提出特定問題(如具爭議性的問題)供學生討論。討論方式不拘...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lang|de|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原名模板:Lang,奧地利精神分學家,猶太人。精神分學的創始人,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精神分
金針度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8 來源 釋義金針:傳說鄭侃之女采娘,七夕祭織女,得一金針,因之刺繡技藝更加出色。後諭秘訣。度:通[渡],過渡;引申為傳授 出處金。元好問論詩:[鴛鴦繡出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 用法比喻把高超的秘方與技巧傳授他人。 例句魯迅。懷舊:[用筆之活可做金針度人。] 同義傾囊相授 反義秘而不傳 辨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到項伯的轉述,承諾好好對待劉邦。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不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僅,只。指不超出某種範圍。《新唐書.卷一五九.盧坦傳》:「坦諭縣人弟輸,勿顧限,違之不過罰令俸爾。」《老殘遊記》第一回:「相隔不過一點鐘之久,那船來得業已甚近。」
2.無法超越、凌駕。《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
3.但是。《紅樓夢》第五七回:「也沒什麼要緊。不過我想著寶姐姐也在客中,既吃燕窩,又不可間斷,若只管和他要,太也托實。」
4.放在形容詞後面,表示非常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一八回:「這位胡三先生雖然好客,卻是個膽小不過的人。」
5.放在動詞後面,指完成不了或承受不了此事。《朱子語類.卷五二.孟子.公孫丑上之上》:「公孫丑問孟子『動心否乎』,非謂以卿相富貴動其心;謂伯王事大,恐孟子擔當不過,有所疑懼而動其心也。」《紅樓夢》第六七回:「旺兒見這話,知道剛纔的話已經走了風了,料著瞞不過,便又跪回道:『奴才實在不知。』」
移情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心理分的過程中,受分者對分師所產生的正負向情緒,此情緒常為過往重要事件的表徵或與個人成長史中的重要他人有關。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