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1.8813 ms
共 10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吞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占別人的財物而歸併為己有。唐.羅隱〈自貽〉詩:「漢武巡遊虛軋軋,秦皇吞併謾驅驅。」《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此曹孟德恐我與呂布同謀伐之,故用此計,使我兩人自相吞併,彼卻於中取利。」
|
典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典法禮儀。《易經.繫辭上》:「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文選.曹植.七啟八首之八》:「讚典禮於辟雍,講文德於明堂。」
|
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手做。唐.曹唐〈小遊仙〉詩九八首之五一:「玉皇欲著紅龍衮,親喚金妃下手裁。」《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若去劫他時,不消賢弟下手。」
|
悲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痛悲傷。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二:「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正悲悽間,不期曹丞相使人賺至許昌,言汝背反,下我於縲絏。」
|
不知丁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呂布曾事丁原、董卓,皆叛而殺之。後曹操縛呂布,又欲緩縛,劉備乃以前事相警告。見後《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後比喻不知前車之鑒。
|
名實相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副其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副其實」原作「名實相副」。據《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載,東漢末建安年間,曹操東征西討,戰功彪炳,權勢極大,但恃才傲物的孔融卻對他多所非議,常常針對時政上書給曹操,一點也不客氣。日子久了,曹操對他也有點不滿,然因孔融在外的名聲崇高,只得隱忍下來。郗(ㄔ)慮為附和曹操,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二人於是有了心結,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
|
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誹謗、詆毀。《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呰五霸於稷下,一旦而服千人。」
|
雄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大的志向、抱負。《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示之以禍難,激之以恥辱,大丈夫雄心能無憤發?」晉.傅玄〈苦相篇〉:「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
|
攀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追隨、依憑。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
|
九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族一辭始見於〔尚書.堯典〕;經文為:「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由此可以看出帝堯的治國理念,重視道德教化;從正己修身做起,以明德為修身之本,能明德才能與近親族人和睦相處,再推及全國百姓,寰宇萬邦,呈現各國和平共處、萬民歸心的昇平景象。在從個體通往群體的過程中,親九族是重要的步驟。
「九族」的涵義,漢代儒家學者有二種解說:一是〔今文尚書〕學者夏侯氏、歐陽生,認為九族是異姓親族,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是〔古文尚書〕學者馬融、鄭玄,認為九族是同姓親族,從己身起算,上至高祖,千及玄孫,即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孫、曾孫、玄...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