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計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尊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長輩容貌的敬稱。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久聞老師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顏,三生有幸。」
|
丹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周文王所得的緯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則是堯造綠圖,昌制丹書其偽三矣。」
|
小鬼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罵人的話。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小鬼頭,我有何公私過犯?真人在此,你說!」
|
六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稱品格、學識極為傑出的六位人物為「六君子」:(1)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禮記.禮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2)宋代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李薦,稱為「蘇門六君子」。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下.談藝.姑溪集》:「端叔在蘇門,名次六君子,……觀全集殊下秦、晁、張、陳遠甚,然其題跋自是勝場。」(3)宋寧宗時,右丞相趙汝愚被韓侂冑誣陷,太學生周端朝、張衜、徐範、蔣傳、林仲麟、楊宏中六人上書營救,遭摒斥,史稱「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五五.忠義傳十.楊宏中傳》。(4)宋理宗時,殿中侍御史丁大全專權,蠻橫無理,太學生陳宜中、劉黻、黃鏞、林測祖、曾唯、陳宗六人上書批評,輿論界同聲響應,稱為「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一八.陳宜中傳》。(5)明熹宗時,魏忠賢掌權,其人奸詐殘暴,御史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被陷害死於獄中,時人稱為「六君子」。後魏忠賢又逮捕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昇六人,害死獄中,世人也稱為「六君子」。見《明史.卷三○五.宦官傳二.魏忠賢傳》。(6)清光緒時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因變法被殺,時人稱為「戊戌六君子」。見《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棻等傳.論曰》。(7)民初,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組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稱為「籌安六君子」。
|
膾炙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今浙江省永嘉縣。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
縱情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蕩心志,沉迷於飲酒與女色之中。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二.秋夕訪琵琶亭記》:「武弁則縱情酒色,文吏則惟事空言。」
|
置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束之高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載,東晉的庾翼,在軍事上頗有才能,因為有他鎮守武昌等地,抵禦了來自北方的侵略,讓東晉因此能夠偏安江南。當時文人流行清談,盡說些浮誇無據的言論,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眾人佩服,讚美之聲不斷,認為他們才華如此出眾,應該受到重用,給予官職。一向務實的庾翼,對於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厭惡,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讚美這些人,他就會說:「像杜乂、殷浩這樣的人,對待他們應該像對待用不著的東西一樣,先捆起來放在閣樓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來考慮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官職。」後來「束之高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棄置不用。
|
玉骨冰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儀容秀美或外貌品行高潔。宋.姚述堯〈行香子.天賦仙姿〉詞:「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我這梅花,玉骨冰肌誰可匹,傲雪欺霜奪第一。」
|
生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捉。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五:「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薛仁貴征遼事略》:「總管放心,俺生擒賊將,奪瑩鎧。」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