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鼓舞歡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歡欣鼓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據《蘇軾文集.卷四八》引)自近歲以來,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加,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於刑罰。有田者不敢望以為飽,有財者不敢望以為富,惴惴焉恐死之無所。然皆聞見所熟,以為當然,不知天下復有仁人君子也。自公始至,釋其重荷,而出之於陷阱1>之中。方其困急時,簞瓢之饋2>,愈3>於千金,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注解〕 (1) 陷阱:指禍害、災難。 (2) 簞瓢之饋:指微少的贈予。簞瓢,音ㄉㄢ ㄆ|ㄠˊ。簞,竹製的盛飯器具。瓢,由葫蘆做成的舀水器。饋,音ㄎㄨㄟˋ。 (3) 愈:勝過。
末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物的後期狀態。《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惟漢繼五帝末流,接三代絕業。」
軍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遵循正道行事,因為他遵循正道,所以厭恨別人把正道攪亂。戰爭,是用來禁暴除害的,不是用來爭奪的。所以仁人之兵,所到之處,就有如時雨下降,沒有人不歡喜的。故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都是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所以近處的人愛他們的善行,遠處的人仰慕他們的德義,兵不血刃,即已降服敵人了。」後來「兵不血刃」被用來指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了敵人;或用來比喻輕易得勝。
井底蝦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注解〕 (1) :音ㄨㄚ,同「蛙」。 (2) 拘於虛:受到居住地方的限制。虛,指空間而言。 (3) 曲士:鄙陋之人。曲,音ㄑㄩ。 (4) 束於教:受到本身所學的束縛。
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遇到。《詩經.邶風.柏舟.序》:「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
歡忻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歡欣鼓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據《蘇軾文集.卷四八》引)自近歲以來,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加,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於刑罰。有田者不敢望以為飽,有財者不敢望以為富,惴惴焉恐死之無所。然皆聞見所熟,以為當然,不知天下復有仁人君子也。自公始至,釋其重荷,而出之於陷阱1>之中。方其困急時,簞瓢之饋2>,愈3>於千金,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注解〕 (1) 陷阱:指禍害、災難。 (2) 簞瓢之饋:指微少的贈予。簞瓢,音ㄉㄢ ㄆ|ㄠˊ。簞,竹製的盛飯器具。瓢,由葫蘆做成的舀水器。饋,音ㄎㄨㄟˋ。 (3) 愈:勝過。
吳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55~1330)字幼清,學者稱草廬先生,元撫州崇仁人。曾任國子監司業,後遷翰林學士,並主講經筵。澄於《易》、《書》、《春秋》、《禮記》各有纂言,著有《學基》、《學統》二篇,並校定《皇極經世書》及老、莊、《太玄經》等。卒諡文正。
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生路。《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好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好私利而遺忘正義。《三國演義》第一○回:「陶謙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
武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武暴的人。《易經.履卦.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國語.晉語六》:「武人不亂,智人不詐,仁人不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