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師問罪」的「師」,指的是軍隊。「興師問罪」就是出兵討伐有罪者。這句成語見用於唐.樊綽《蠻書.卷四.名類》。爨(ㄘㄨㄢˋ)本是蜀漢時期南中(今雲南、貴州一帶)大姓之一。東晉時期,爨氏世代駐守於南中之地,形成地方割據局面,「爨」逐漸由姓氏變成民族泛稱,中原民族於是稱其為「爨蠻」。隋唐之際,爨蠻分裂成東、西兩爨:東爨的主體民族為「烏蠻」;西爨的主體民族為「白蠻」,其中又包含了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六個部落。唐玄宗時,兩爨的主祭崇道帶領群眾動亂,玄宗召來蒙舍部的蒙歸義前往平亂。亂平後不久,崇道又殺了被任命為南寧都督的爨歸王,歸王被害,他的妻子阿姹回到自己的烏蠻部借兵,發兵征討崇道,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桑寄生科槲寄生屬及梨果寄生屬,寄生性小灌木。包括「槲寄生」、「華南桑寄生」、「桑寄生」等多種植物,寄生於桑、榆等樹上;直立,下部有時橫臥,高約六十公分。葉長橢圓狀披針形、卵形至卵圓形。花單性,雌雄異株,綠白色(槲寄生屬)或兩性,紫紅色(梨果寄生屬)。果實球形。全株入藥,補肝腎,強筋骨。也稱為「桑寄生」。
通宵達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靜帝,遷都於鄴,史稱東魏。後來宇文泰殺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都於長安,史稱西魏。原本統一的北方,至此分裂為西魏、東魏二國。東魏在高歡死後,大權落在其子高洋手中,後來高洋廢帝自立,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文宣帝年輕時,氣度恢宏,性情果斷,外柔而內剛。在位初期,留心國事,勵精圖治,改定律令,提倡儒學,重用漢人,使魏晉以來的刑律削繁就簡。在對外用兵方面,連連征戰勝利,威振戎夏。然而在位後期,卻以功業自矜,導致生活縱酒淫亂,殘暴昏狂。常常飲酒、歌舞而從不停止,從早上到晚上,再從夜晚到天明。有時甚至做出不合國君身分的動作,袒露形體,穿著胡服,披散著頭髮,生活極為奢靡。他不再留心於治理國事,又大事營造宮室,...
蘿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十字花科萊菔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莖高尺餘,根呈長圓柱形或球形,皮白色或紅色。葉作大頭羽狀分裂,有鋸齒。春日梢上開花,總狀花序,花色淡紫或白。長角果圓柱形,先端喙尖。根多肉質,可食,有利尿助消化的功效。也稱為「白蘿蔔」、「萊菔」、「蘆菔」、「菜頭」。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獄成者,雖會赦,猶除名。 〔注解〕 (1) 後齊:即北齊(西元550∼557),北朝諸朝之一。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後,高歡次子高洋篡東魏自立,國號齊,建都鄴(今河南安陽縣),據有今山東、山西、河南各省及遼寧西部。初期實力在北周之上,其後諸帝驕淫,寵信小人,終為北周所滅,史稱為「北齊」。 (2) 不道:違背正道。指殺死沒有犯死罪的一家三人、支解屍體、製造蠱毒、厭魅的重罪。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欒黶說完把馬頭一調就走,他的部下也跟著撤兵。荀偃看到這種情況,很後悔下了這道命令,造成自家軍隊的分裂,心想這樣非但不能打勝仗,還可能會敗北,只好下令撤軍回國,結束了這場戰爭。荀偃這道命令中,有「馬首是瞻」四個字,就是要晉軍跟著他的馬頭方向前進。後來「馬首是瞻」被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
分崩離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宋.司馬光〈保業〉:「分崩離析,不可勝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菊科艾屬植物的通稱。草本或灌木。頭狀花序,數多,簇生,綠黃色,僅具盤花。葉互生,常分裂,為綠色、灰綠色或銀白色。具苦味或香味。可入藥。如白蒿、青蒿、香蒿。
勢均力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兩個臣子極受君王寵信,雙方權勢相當,為了勝過對方,兩人於是各自結黨營私,明爭暗鬥,最後終於導致國家分裂。後來「勢均力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雙方力量情勢相當,不分上下。「勢均力敵」一語,有時亦作「力均勢敵」,如《尹文子》逸文:「兩智不能相救,兩貴不能相臨,兩辯不能相屈,力均勢敵故也。」便是描述雙方力量相當,所以在智、貴、辯三方面都無法分出高下。
一衣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帝為了強調他出兵南陳的決心,所以用衣帶來形容長江。開皇九年,陳朝滅亡,結束了東晉以來二百六十餘年的分裂戰亂。「一衣帶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原被用於形容江流狹窄有如一條衣帶,後亦用於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