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3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椎心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陵:李陵(?∼西元前74),字少人,李廣孫。武帝時,任騎都尉。天漢二年(西元前99),率五千步兵,力戰匈奴十餘萬人,終因寡不敵眾,力竭而降,武帝怒而誅其全家。李陵居匈奴二十餘年後去世。
|
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巡邏人員、兵卒。《晉書.卷三四.羊祜傳》:「於是戍邏減半,分以墾田八百餘頃,大獲其利。」《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密羸行入關,為邏所獲,與支黨護送帝所。」
|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衷共濟」係由「和衷」及「共濟」二語組合而成。
「和衷」一語出自《書經.皋陶謨》,內容記載皋陶(ㄧㄠˊ)和禹對於以德治國的一段對話。其中「同寅協恭,和衷哉」這句話,大意是:同僚之間要能恭敬的相互協助,同心和善相處啊!「共濟」則出自《國語.魯語下》,根據記載春秋時晉國為了報仇,號召諸侯出兵攻打秦國,途中經過涇水,沒有軍隊肯先渡河。於是晉大夫叔向就去請教魯大夫叔孫豹(諡號穆子)該怎麼辦?叔孫豹回答說他只知道吟誦《詩經.匏有苦葉》,不懂其他的事。得到提示的叔向告退後,立即召來掌管船隻和軍務的官員,說:「苦匏不可食用,只能拿來當作渡河的浮囊。而叔孫豹說他吟誦〈匏有苦葉〉,一定打算要渡河了。你們要儘快...
|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5) 石癸:春秋時鄭公大夫,生卒年不詳。
(6) 姬、姞耦:姬姓與姞姓婚配。姞,音ㄐ|ˊ。
(7) 蕃:通「繁」,眾多。
(8) 后稷:周朝的先祖。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9) 元妃:國君或諸侯的嫡夫人。
(10) 亢寵:保有寵信,歷久不衰。
(11) 大宮:鄭國的祖廟。 2、「天相」:《左傳.昭公...
|
攻無不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要進攻,沒有不獲勝的。指百戰百勝。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於今,邈不可得。」
|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逆不道」原作「大逆無道」。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舉兵抗秦,最後則形成劉邦和項羽互相爭霸的局面。當初項羽和項梁在起兵之初,為了號召反秦的需要,擁立一個傀儡皇帝楚懷王,各處抗秦的義軍也都尊懷王為義帝。項羽表面上是尊崇懷王,但實際上卻不聽從懷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稱號為西楚霸王,並且強迫義帝遷徙到長沙,後來更加以殺害。漢王聽聞義帝被殺,心裡非常難過,於是為義帝舉辦喪事,同時公開指責項羽「大逆無道」,意思就是說罪行重大,嚴重違反應有的君臣倫理。後來「大逆不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違反倫常,罪惡深重。
|
連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結合。《新唐書.卷一五○.列傳.常袞》:「今西藩盤桓境上,數入寇,若相連結,以乘無備,其變不細,請早圖之。」《三國演義》第五七回:「早有人報到許昌,言劉備有諸葛亮、龐統為謀士,招兵買馬,積草屯糧,連結東吳,早晚必興兵北伐。」
|
連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聯結。如:「百葉窗是由許多橫木板或塑膠片連綴而成。」《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列傳》:「自東澗兵相連綴四十里中,方得至陝,乃結營自守。」
|
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遮蔽。《新唐書.卷二一六.吐蕃傳下》:「土梨樹林薈巖阻,兵易詭伏,不如平涼夷漫坦直,且近涇,緩急可保也。」
|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家說於騶田生所。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吳2>楚3>反時,孝王4>使安國5>及張羽6>為將,扞7>吳兵於東界。張羽力戰,安國持重,以故8>吳不能過梁。吳楚已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七三.韋賢傳》。
(2) 吳:指吳王劉濞(西元前215∼154),西漢沛縣人,高祖兄劉仲之子,漢立後封吳王。景帝為太子時誤殺其子,遂有怨懟,稱疾不朝。後景帝立,採晁錯之議削藩,劉濞遂與楚、趙等諸侯國反,後為周亞夫平定,敗走東越,為東越人所殺。
(3) 楚:指楚王劉戊(?∼西元前154),西漢沛縣人,楚夷王劉郢子。景帝初,與吳王劉濞謀反,起兵攻梁。後為周亞夫平定,兵敗自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