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守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看守護衛的人。《漢書.卷六四.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吾丘壽王》:「安居則以制猛獸而備非常,有事則以設守衛而施行陣。」
自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隨意。《彌沙塞五分戒本》:「是比丘不受,後自恣請,為好故,往至居士、居士婦所,作是言:『為我辦如是衣直。』」(2)指佛教僧團每年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因那一天會舉行懺悔集會,請人隨意揭發自己的過失。《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凡夏罷歲終之時,此日應名『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愆之義,舊云『自恣』者,是義翻也。」
董仲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擔對上下四方祭祀的責任,遠古時領導者為大祭司政教合一的特色仍然存在。此說對帝王的吸引力是只要人民安居樂業,四時風調雨順,其政權便相當鞏固了。對儒者而言天人感應說最美妙之處是將人事時地皆聯繫在一起,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一個政權如何得到天命?其帝王必能上事天下養民。而事天不僅僅只是要注意依時祭祀,這依時祭祀所得來的風調雨順是養民最基本的條件。董仲舒繼承孟子的說法將民心與天命結合在一起。得民心者得天命,失民心者失天命。可以說民心是天命形於下的一面,而天命是人心形於上的表現。但無論是天命或是民心,其轉變都不是突然的,而是...
擾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擾、動亂。《東周列國志》第四三回:「爾百姓各宜安居,勿得擾動。」也作「擾亂」。
高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樓臺、房屋。南朝陳.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三國演義》第三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
安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定生活,安居。宋.蘇軾〈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紅樓夢》第六九回:「你雖悔過自新,然已將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亂,天怎容你安生。」
不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以剷除、拔剪。晉.潘岳〈馬汧督誄〉:「思人愛樹,甘棠不翦。」晉.趙至〈與嵇茂齊書〉:「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
居大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參見「長安居大不易」條。
變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路和冉求來請教孔子的意見。孔子回答:「一個國家如果財富平均,人民就不虞匱乏;如果上下和睦,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之內沒有禍亂,就不會傾覆。如果他國的人民不服,那就以德行感化他們,使他們來歸。他們來歸之後,就要使他們安定。如今你們兩人輔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國的人民,邦國分裂瓦解,無法保全,反而要在國內動兵征伐。我怕季氏的憂患,不是遠在顓臾,而是近在朝中啊!」後來「禍起蕭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禍亂發生於內部。
舍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