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生常談」原作「老生常譚」。三國時代,魏國有個名叫管輅的人,他從小對天文、星象、占卜很有興趣;長大後,更對《周易》極有研究,常幫人占卜,十分靈驗。有一天吏部尚書何晏請管輅到家中替他占卜,尚書鄧颺也在場作陪。何晏對管輅說:「請你算算我有沒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機會?還有,我最近常夢到有數十隻青蠅往我鼻子撲,不知是什麼預兆?」管輅聽了就講了一套仁義道德的道理,並且告訴何晏,只要依循先古聖賢的作為,就能名列三公,青蠅也可馬上驅除了。一旁的鄧颺聽了,就說:「都是些老書生的尋常言論,一點新意都沒有。」後「老生常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嘆、疑怪的意思。《玉篇.口部》:「吁,疑怪之辭,驚語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吁!漢帝之德,侯其褘而。」唐.韓愈〈進學解〉:「吁!子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喪葬禮俗,以珠玉或米貝放入亡者口中,稱為「含」。《左傳.襄公十九年》:「二月甲寅,(荀偃)卒,而視,不可含。」《禮記.檀弓下》:「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弔,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惹、引弄。如:「娃娃被逗得笑了起。」、「這娃兒很逗人憐愛。」
倒屣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傳承。」後「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額外的收入、費用。如:「撈油水」。《鄰女語》第二回:「你一路上發的水還不彀麼?還要到這地方想方麼?」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這梨吃起水水的,不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慢、不敬。如:「褻瀆」。《禮記.少儀》:「毋拔,毋報往,毋瀆神,毋循枉。」《鏡花緣》第一七回:「婢子以此細事上瀆高賢,真是貽笑大方。」
同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就想把公孫楚殺了,好奪走徐吾犯的妹妹,二人「執戈逐之」,拿著兵器互相追殺,最後公孫黑負傷而回。後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同室操戈」,用比喻兄弟不睦或內部的爭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使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壞而不完整。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全不費工夫。」
名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名與字號。古代男子出生三月而後命名,二十歲成人,行冠禮又加字,合稱「名字」。後在字之外,又有號,自稱用「名」,別人為表示禮敬,以字或號相稱。
1.姓與名。《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後這幾位宗師,不知怎的,看見門生這個名字,就要取做一等第一,補了廩。」《老殘遊記》第二回:「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歲時就學會了這說書的本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