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助人三階段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題負責和有控制感。此階段主要使用之助人技巧:挑戰、解釋、自我表露與立即性。 行動階段助人者和個案一起探討改變的想法,探索個案是否想改變、改變的意義為何。此階段可以教導個案改變的技巧、協助發展改變的策略,並評估行動計劃的成果,必要時進行修改。此階段主要使用之助人技巧:提供訊息與直接引導則為行動階段的主要助人技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助人三階段模式英文關鍵字:three-stage model of helping 參考資料1. Clara E. Hill (2013).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林美珠、田秀蘭合譯...
診斷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難,予以必要的補救教學。診斷性評量是一種更綜合性和精密性的評量。學習困難特別嚴重者,需要進一步的去探討其真正的原因,有時需要使用不同的診斷工具,或轉嫁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交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系的秩序以及社會變遷是否過於虛無;交換論派的學者認為,既然工業革命的重心是經濟,那以商業、經濟行為來探討人類日常生活是合理且可行的。交換理論也被認為較適用於人類學研究初民社會中,人類的交換行為;而行為心理學則被視為影響社會交換理論較深的一派理論,其理論強調人類行為可因環境的改變,而隨之改變,重點在於個人的動機才是真正決定個人行為的主要因素;三則是經濟學也同樣被認為是交換理論中,人類如何以理性選擇來決定其行為的基礎。總而言之,社會交換理論是綜合了經濟學、行為心理學、人類學,而將人與人間的互動視為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註...
瑞吉歐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透過提供材料、提問來幫助幼兒探索主題。發展中的方案往往因孩子的興趣而延伸到不可預知的方向,孩子藉由探討逐步印證他們對主題的一些假設。再者,老師鼓勵孩子用不同方式,像是繪圖、雕刻、扮演、堆積木、拼貼畫及黏土等等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另外,師生的討論、對話是課程方案發展的方式,教師藉由提出開放式的問題來刺激孩子思考,並衍生出更多的想法,延伸課程方案的發展。
羅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w/TaiwanWeb/home/index.asp林丁國,〈清代台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一般通識知識。2.個人表現:包括教師在班級上如何看、說、聽和移動。3.學科知能:就知識與技能來探討學科。4.一般教學法:從知識與技能來探討學生、課程、教學與管理、評量等四項。5.學科特定教學法:包括從知識與技能來探討學生、課程、教學與管理、評量等四項。6.教學基礎知識。其中,Tamir不同於Shulman所提的,在於Tamir 強調「技能」觀念,教師除了需具備「知道什麼...
方案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二、意義1.是針對幼兒感興趣之特定主題,由師生共同計畫或幼兒自己計畫,對一個主題或論題做更深入的探討。2.它不是一個新的教學法,而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強調幼兒自主性學習,重視幼兒內在動機,更是一個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教師與孩子都是教室情境的主人。 三、特性1.完整性。2.活動的平衡性。3.生活性。4.挑戰性。5.共生意識性。6.主動性。7.互動性。8.深入性。9.參與性。10獨特性。 四、實施程序方案課程屬非結構性課程,在設計教學計畫的程序如下:1.選擇主題:視學生經驗、能力、老師的能力,等不同情況來決定。2.探究範...
團體探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之建議供小組參考。確定研究方向後各組列出小組工作單,包含研究主題、小組名單、組員分配工作以及小組要探討之問題與資源等。 階段三、進行研究學生蒐集、分析並評鑑資料獲得一暫時性之結論,將個人所獲之知識與他人分享,用來解決小組問題。此階段強調多方面之溝通學習,包含小組同學間、教師與學生間之互動,有許多回饋線互通其間。 階段四、準備報告此階段為最重要之階段,小組必須將零散之資料匯合統整。由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組成指導委員會,來檢視各組資料之重要性,卻正小組織主題觀點是確實的、有趣的,並鼓勵每一人均要盡心奉獻於小組研究上。 階段五...
價值澄清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雜誌的資料和日常生活的例子,以作為教學素材。在教學活動過程當中,宜重視開放環境的營造,以及引導學生探討不同的觀點,協助學生自己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學之後,宜特別注意學生是否能在生活中實踐、以及反省、改進。在民主社會中,如何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的公民,並在實際生活中加以實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價值澄清法可透過教學活動安排,建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已奠定良好的公民基礎,值得教師再度重視與使用。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價值澄清法英文關鍵字:values clarification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
方以類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以類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物以類聚」原作「方以類聚」。此處的「方」有兩解,一解為道,如君子依正道而行,小人依惡道而行,同道者才會相聚;一解為「人」字的訛誤,應為「人以類聚」,意為同類的人會聚集在一起。無論何者,都是同類相聚的意思。《繫辭》可說是《易經》的通論,保留了《易經》諸傳的精神,以陰陽的對立與統一,探討了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其中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一句,意思就是說︰「天下的人同類相聚,天下之物以群相分,性質相近的東西會聚集在一起,若是同於善道則為吉,同於惡道則為凶,因此吉凶就產生了。」後來「物以類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壞人互相勾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