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4995 ms
共 12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薄伽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尊,為佛陀的十種名號之一。由梵語bhagavan翻譯得名。含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一:「爾時薄伽梵從初證覺,於十二年中諸聲聞弟子無有過失,未生瘡疱。」也譯作「婆伽婆」、「婆伽梵」。
|
本土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發展的趨勢逐漸朝向與本地固有的文化型態相結合。如:「在一片本土化聲中,歌仔戲的藝術成就又逐漸被人重視了。」
|
悲田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濟老弱廢疾者的機構。唐代設悲田養病坊,由僧人主持,悲田院是沿悲田養病坊而來。《舊唐書.卷一八.武宗本紀》:「悲田養病坊,緣僧尼還俗,無人主持,……」《通俗編.地理》:「悲田,釋典以供父母田為恩田,供佛為敬田,施貧窮為悲田。」至宋元時,稱貧民、乞丐的收容所為「悲田院」。後引申為乞丐收容所,或乞丐聚居的地方。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恰便似餓狼般撞入肥羊圈,乞兒般鬧了悲田院。」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少不的悲田院裡學那一聲叫爹媽。」也作「卑田院」、「悲天院」。
|
明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摩尼教發展而成的祕密宗教組織。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思想。尊張角為教祖,敬摩尼為光明之神,並崇拜日月。在五代、宋、元時,常被利用作為組織作亂的工具。最著名的有方臘之亂、王念經之亂。
|
普濟群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視芸芸眾生,營擾如在海中,施大法力救濟,使登上彼岸。《孤本元明雜劇.慶長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災障,普濟群生佑下方。」也作「普濟眾生」。
|
罵山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門,佛教寺院的大門。罵山門比喻毫無忌憚的漫罵。如:「他一大清早就罵山門,八成又有人惹惱他了。」
|
白毫之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人的飲食、衣物。僧侶沾佛陀無量福德之光,得以充備無憂,因此稱其享用的物品為「白毫之賜」。
|
頂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體投地。指以頭頂禮佛足,為佛家的最敬禮。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如今百姓每聽的包待制大人到陳州糶米去,哪個不頂禮。」《西遊記》第二二回:「三藏拜謝了木叉,頂禮了站薩。」
|
朣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約不明的樣子。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朣朦。」
|
法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寺院中集眾說法的場所,是僅次於大殿的主要建築。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設法座,供宣講佛法之用。唐.李紳〈憶登棲霞寺峰〉詩:「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餘。」《西遊記》第七回:「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